第三百五十二章 罪有应得的汉奸
书迷正在阅读:虫族之求生路、小茉莉(双性np)、风流纨绔的艳情史【总攻】、起舞、偏爱美人(合集)、(总攻)乔乔被逮到了、捡了条龙、欲满生香、小厮、少管所的少年
		
		    绰号“刺猪”的王大宝强压住快要笑出来的声音。    按捺住狂跳的心。    小心翼翼地向后退。    它现在只需要到太君面前去报告一声,    然后带着太君们到这里来一回就行了。    银元、探长这些都是自己的。    它的身体刚刚向后退了一步,    感觉到颈子突然被铁钳钳住了一样。    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想看就到里面看仔细了。”    赵高擒住王大宝把它拎到院子里面。    林凡看着这个獐头鼠脸的混子,    皱着眉头问道:“你是怎么进来的?”    王大宝赶紧说道:    “我是张婶的街坊,    找她有事情说的。    刚才推门不开,    我才从院墙上翻过来。”    赵高笑着说道:    “这小子不老实,    它走过来的时候,    悄悄地推门,    根本连敲门都不敢。    也是偷偷摸摸地爬上墙,    进来之后,也没有向张婶她们做事的地方去。    直接就向着这里过来的。    明显就是打听消息的汉奸。”    王大宝吓了一跳,心想自己脸上刻字了吗?    这个人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够承认是汉奸。    想到这里,王大宝扑通一下子跪倒在地上,    痛哭流涕地说道:“各位好汉,饶了我吧!    我只是想着钱家主人全都出门避祸去了。    这些天没钱吃饭,    想要偷偷摸摸地进来找些东西发财。    各位好汉,把我放了吧!    我真的只是想进来偷些东西的。”    王大宝一边跪在地上,一边痛哭流涕地诉说,    还一边把头磕得梆梆直响。    脑袋触到泥地上,额头上都沾了泥。    它一边磕头一边想着:    “老子这就当给你们上香了,    等到太君来了,就让你们把这些头还回来。”    看着这个跪倒在地上的人。    林凡吩咐道:“绑起来!把嘴堵上,眼睛蒙上,耳朵也堵上。    就放在这里,看着他,不要让他跑了。”    王大宝听到这个明显是头儿的人这么吩咐,    吓得磕头如捣葱:“好汉!我真的只是想要偷些东西啊!”    巫俊美、李密他们立刻上前动手。    从王大宝怀里掉出一块肉来。    看着这块至少三斤重的肉。    林凡没有说话。    倒是王大宝脸色一下就变了,    他尖声道:    “这肉是在郑屠户那里赊的。    不是我买的啊!”    巫俊美、李密他们根本不理会王大宝的哀求,    只管动手就是了。    很快王大宝就被绑在一根柱子上,    好好地站着。    现在它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    一下子就老实了。    赵高指着从它怀里掉出来的这块肉说道:    这一定是汉奸,    闻到什么味儿过来的。    李密也说道:    “刚刚说是没钱了,进来偷东西的。    这小子有钱吃肉,还会跑进来偷东西?”    特种旅的这些士兵们,    当然清楚整个南京城里鬼子们正在悬赏找自己这些人呢。    估计这个人也是想要得到领赏的。    林凡走到厨房去,找到张婶。    微笑着说道:“张婶!这两天辛苦你了。    过来一下,认个人。”    张婶不知道什么事,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    跟了出来。    林凡他们来的时候,手上是有钱老爷子的信物的。    福伯也是认识林凡的。    毕竟林凡第一次进钱宅这门的时候。    可是有一点上门女婿的样子的。    这些下人们虽然不敢说些什么,    却也是把他当姑爷打量过。    张婶赶紧说道:“不辛苦!不辛苦!    以前老爷在家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做饭的。”    她跟着林凡出来。    林凡低声问道:    “今天出去买菜的时候,    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张婶想了一下:“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啊!    回来的时候,我还小心地向后面看过,    也没人有意跟着。”    这一点林凡当然清楚:钱宅周围三百米,都有自己的人监视着的。    林凡说道:“刚刚有个人偷偷摸摸地翻墙进来。    你来看看,认识不?    我把他的眼睛蒙了,耳朵堵了。    不过你还是不要在他面前说话。    远远看一眼,然后回到这里再说。”    张婶感激地说道:“谢谢林先生的照顾!”    跟着林凡到了里面,只是远远看一眼就认出来了。    她赶紧回来。    对着林凡说道:    “这是街坊里的一个混混儿,    以前就在街道上乱混,    鬼子来了后,整天跟着鬼子跑。    给鬼子带路,当狗腿子。    那家有祖传的宝贝,    那家的小媳妇漂亮,那家的闺女长得好。    它都带了鬼子去祸害。    街坊们都恨死它了。    前门的赵家,老李家都是被它带着鬼子去祸害了。    这两家人不愿意看着自己家里的女人被鬼子祸害。    全家都被鬼子给灭门了。    这小子是头上生疮,脚下流脓,    坏透了底!”    林凡明白了:“今天你没有见过它,    以后也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它。    做事去吧!”    现在这种世道,    就算是普通百姓们,    这些日子里面也见到不少鬼子杀人放火的场景。    听到林凡这么吩咐,    张婶哪里还不明白的意思。    赶紧说道:“我一直在厨房里面,    什么都没有看到。”    林凡笑了笑,    回到院子里,冷冷地说道:    “这是给鬼子跑腿的汉奸,    害了不少街坊。    给它一个痛快,埋到外面去。”    这个人的尸体,不能够留在钱宅里。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对住在这里的人造成影响。    今天的事情,    也给林凡提了一个醒:    水过流痕,雁过留声。    自己这些人只要在南京城里活动,wap.    无论如何也会留下一些痕迹的。    像现在这种情况,    虽然自己这些人本身没有露出痕迹。    但是自己这些人总要吃饭,    无论自己这些人那个地方去吃,    总会留下痕迹的。    只要鬼子按照这种思路来找人,    还真的能够找到自己这些人的。    现在到底是撤离还是继续留下来?    这是一个需要权衡的事情。    撤离的话:    那些大汉奸已经藏起来了。    暂时也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把它们找出来。    留在这里对于清除那些大汉奸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林凡决定暂时停止对这些大汉奸的刺杀。    刚刚从张婶的话语里面,    林凡听得出来她对王大宝这种人的愤恨。    锄奸不是只打大汉奸,    对于那些天天跟普通百姓打交道的小汉奸,    百姓们对它们的憎恨还要大一些。    毕竟这些小汉奸是在百姓们身边,    它们的每一次出卖,    都是伤害到了具体个人的。    想到这里,林凡决定了:    就在南京城里面来一次小汉奸大清除。    暂时不急着走,    就在南京城里再呆一阵子。    想到这里,林凡把人召集起来,    把自己的想法讲了讲。    特种旅的这些士兵们,    以前全是小人物,    他们对底层小人物的无奈,    体会得更深一些。    听到旅长的决定,    全都激动起来,    保证会好好地完成这样的任务。    当天下午的时候,    特种旅的这些人,    三三两两地出门,    到南京城里的茶馆打探消息。    现在的南京城里,真要找汉奸,    那可真的是多如牛毛。    鬼子攻打南京的时候,    就有许多汉奸直接在大街上为鬼子的飞机指示轰炸目标。    为鬼子当带路党的就更多了。    这样的汉奸多,    特种旅这些人只是到茶馆里面一坐。    就能够听到谁家的不小子又受到鬼子重用了。    这些人语气中的羡慕毫不掩饰。    然后就有人开始历数这人做过的那些事情。    特种旅的这些人,只是收集资料。    林凡终于给代笠发出去了电报。    电报里面说了三件事:    成功刺杀陈箓、梁鸿志已经不知道去向、特种旅想要在南京城里清理一批作恶的小汉奸。    收到林凡的电报,    代笠终于确定了:    特种旅这支队伍确实强悍。    南京这两天的事情都是他们做的。    他只是不明白:    这个林凡是怎么想的?    竟然想到要对南京城里的那些小汉奸动手。    林凡的电报送到常凯申面前。    对于汉奸,常凯申对它们是恨之入骨的。    在他看来,偌大的国家,若是没有那么多的汉奸。    鬼子是根本不可能会有现在这样猖狂的。    无论是大汉奸、还是小汉奸,一律该杀。    见到林凡的这封电报,常凯申指示:    尽量提供情报,让特种旅去执行。    既然特种族有这个能力,    并且他们愿意做这些事情,    那就让他们多做一点。    把那些汉奸清除一些,    也可以让其他人清楚:    给鬼子做事,是没有好结果的。    代笠马上对军统在南京的潜伏人员下达命令。    让他们立刻把平时观察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汉奸,    提供详细情报出来,    送到特定的地方去。    只一天时间,林凡他们收到的资料里面就三百多个汉奸。    林凡一页一页地翻看这些送过来的资料:    这个叫过元有才的汉奸,    举报自家亲叔收留伤员。    让它叔家十三口全部被鬼子枪杀,    也让五个躲在它叔家的士兵被鬼子刺死。    这个元有才占据了它叔叔的家产。    一下子从穷人变成了小有资财的中产。    林凡立刻把这张纸拿出来:    这样的人,已经不配为人。    这是林凡挑选出来第一个目标。    继续向下看,像这样的汉奸不少。    它们这是给鬼子带路,    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占据了别人家的房屋、财产。    对这样的人,    林凡全部挑选出来,作为优先执行对象。    翻到中间,林凡看到一个兰杰的汉奸,    带着鬼子到街坊家里去,    指着这家的阁楼说上面有这家的女儿。    这家就一个独女,    一直以来宝贝得不得了。    就这么样宝贝的女儿,在这家男人面前被鬼子祸害后。    鬼子还用刀强逼着这家男人上去。    这个叫兰杰的汉奸该死!    还有这个叫做陈有为的,    知道鬼子四处寻找宝物。    竟然带着鬼子去掘了自己家里的祖坟,    活生生地把自己老爹气死了。    它一下子成了鬼子眼里的红人,    天天跟在鬼子屁股后面,    狐假虎威地。    这样的汉奸该死!    每翻看一页纸,林凡都觉得这些汉奸的行为罪不可恕。    这些汉奸做下的恶事,祸害的都是些小人物。    它们能够祸害的人数也不多,    但是林凡决定为那些被害家庭出手。    南京城南通仙桥附近的元有才,    这些日子可是过得好极了。    它逢人就说:小时候算命的说它过了三十开始转运。    现在自己三十有一,    自从跟了鬼子做事后,    果然转运了。    那些听它说话的人,    心里虽然鄙夷这家伙连自家亲叔都害。    但心里着实羡慕它:    这小子通过出卖亲叔叔,    一下子就从赤贫变成了小康。    它家里的人也跟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但有大房子住着,    还有下子养着。    半年之前,它家的人,还是给别人做工呢。    这天下午元有才在店里喝了几两酒。    舒舒服服地,摇摇晃晃地向家里走去。    过桥的时候,脚下一个踉跄,竟然一头栽倒进了河水里。    那些看着它掉去的人,    只是喊着:“元老板掉进水里了。    元老板掉进水里了。”    却没有一个人跳下河里去拉人。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    打听着元老板是什么人。    听说这就是那个出卖亲人,占人家产的。    再也没有一个人下河捞人的。    等到元家人得到消息后,    站在岸边出重金请人把元有才捞起来的时候。    这个元有才已经在水里泡了两天了。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元有才掉进河里,它家里又遭了贼,    所有值钱的东西被人清了个空。    这还没有完,    家里又失了火,整个院子烧成了白地。    一下子整个城南的人都在传:    这是元家的鬼魂前来索命报仇了。    这个宅子,元有才它亲叔带着去阴间了。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元有才的下场,可是把城南不少汉奸都吓着了。    它们这些人,那一个不是做尽了坏事。    城南有个叫做兰杰的,    带着鬼子祸害了街坊后,    天天跟在鬼子后面,    日子虽然不像元有才那么风光。    却也过得春风得意,    这天上午,也是过桥的时候,    掉进水了。    等到捞起来的时候,人已经死了。    这回它家里人请了探长过来仔细查看过,    兰杰不是被淹死的,    它是颈椎断了。    探长认为这是兰杰落水的时候,    脑袋先下去,在河底触断了颈子。    对于这样的汉奸,    它们做了些什么,警备厅的探长当然清楚。    这是第二个落水而死的汉奸,    警备厅还是非常重视的,    特意派出了有经验的金探长出手。    这个金探长,还跟林凡他们见过。    南京防卫战的时候,    林凡在城里歼灭藤原佑真的那支特别任务大队。    就是这个金探长来善后的。    他现在还当着探长,    对这些汉奸们是非常不耻的。    也不愿意为此多废精力。    虽然他也觉得:连续两个人都是从桥上落水而死,    是有些蹊跷。    陈有为是第三个落水而死的汉奸。    它们这些汉奸做恶事不一样,    它们的死法却是一样的,    全都是落水而死。    死状跟前面的两个汉奸一样。    从这之后,南京城里的汉奸们出意外的汉奸,    明显多了起来。    它们都是落水而死。    这下子,南京城里开始流传着:    水龙王今年开春的时候,吃惯了血食。    这有几个月没有吃到血食了。    于是主动出手,要找那些做了亏心事的汉奸。    这个传说来得无影无踪。    却又好像有些道理,南京这么大。    每天死掉几个人是正常的事情。    不正常的只是这些日子里面,    落水而死的汉奸太多了。    从最开始的一天一个、两个,    到后面的一天,十几个汉奸落水而死。    虽然这些死掉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汉奸,    它们的死活,根本就不在鬼子的考虑之内。    鬼子们甚至都没有关注过这些汉奸。    毕竟投靠它们的人太多,根本管不过来。    但是那些受了这些汉奸们迫害的家庭,    这些日子里面,总有些人在暗暗祈祷:    让害我的人去死吧!    于是南京城里留传一种说道:    只要把害了自己家里的汉奸名字和事迹写在蜡纸上。    折成纸船,放下河里去,    水龙王就会查清,如果写的是真事。    害人的汉奸就会自己走到水边,走进水里淹死。    如果写的是假事,诬告好人,    放纸船的人家里,就会有一个人会走进水里淹死。    听到这样的消息,真的有人试过。    到底有没有效果,没有人敢说出来。    怕被报复。    不过河里飘游纸船倒是真的多了起来。    这些纸船,没有人敢去捞,    怕犯了水龙王的忌讳。    今年南京城里,落水而死的人确实多了许多。    到了后来,警备厅的人都管不过来。    明眼人都清楚,什么水龙王,什么许愿?    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操纵。    不过死的都是汉奸,只要鬼子不在意,    就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在意这些汉奸的死活。    倒是那些生活在南京城里的百姓们能够感觉得到:    南京城里的汉奸们,现在态度变了。    有些汉奸开始到祸害过的人家去赔礼,    请求原谅。    所有的汉奸们,开始收敛脾性,    不再像以前那样飞扬跋扈,也不再有事无事给鬼子找消遣了。    茶馆里面这些天,总有人悄悄说起:    “听说了吗?祸害了李家的混蛋淹死了。”    “该死!早就该死了。    它害了李家满门,一家七口人啊!    它一个抵七个人的命,太便宜它了。”    “知道吧!引着鬼子冲学校的李三麻子淹死了。”    “死得好!    当初教会在学校里收留那么多的女人。    这个李三麻子,带着鬼子强闯校门,    生拉硬扯,抢人送鬼子。    晚上偷偷摸摸翻墙,为鬼子探路。    做的孽太多,早就该死了。”    ……    茶馆里面每天都有这样的新消息出现。    这些死掉的汉奸,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淹死了。    它们身上并没有出现什么传单、**。    每一个汉奸的死法,都是同样的意外,淹死的。    这样的死法,只有普通百姓们相信这是老天有眼,    恶有恶报。    有心人都清楚,一个汉奸这种死法,是意外。    到现在已经有上百个汉奸都是同样的死法。    这明显就是有人故意的。    有人故意用这样的手法来警告那些汉奸们:    你们做过的事,没有人会忘记。    做过的恶,欠下的帐总是要还的。    汉奸们死的多了,    普通百姓们日常谈论的就变了。    茶馆里面,人们已经不再羡慕那些汉奸过得的好。    倒是有不少的人再在冷眼看着那些汉奸们落水。    茶馆里面的人们,现在说的都是:    安心做事,好好做人,    做人不要做汉奸!    汉奸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这样的舆论氛围才是林凡愿意看到的。    街头巷尾人们互相谈论的,    也不是哪一家人因为给鬼子办事,    当了汉奸后,全家从此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    前些日子,这些普通百姓们羡慕的对象。    现在许多都已经落水做了水鬼。    于是这些普通百姓们,再也不去羡慕了,    他们说的是有命挣钱,还要有命花才行。    整个南京城里,那些汉奸们人人自危。    至于那些死掉的汉奸,    这样的案子,就算是有人报官。    现在也没有人理。    首先是刚刚成立的伪南京维新政府高层们正人心惶惶的呢。    它们都在害怕锄奸团什么时候找上门去。    再说了,这些大汉奸们想的都是怎么讨好主子。    哪有半分心思,放在这种小事情上。    大汉奸们是这样的心思。    它们手下的走狗们,当然更不愿意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再说了这些死掉的汉奸,大多数都没有苦主。    没有人去追案,当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破案了。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峻六现在的目光,已经不放在南京城里的汉奸们身上了。    它的目光在长江上游,    华中派遣军的队伍已经向武汉方向发起进攻。    已经攻下了马当要塞。    汉奸们的死活,实际上烟峻六也不是多么在意。    这些天,南京城的晚上再也没有了前些日子的爆炸声。    这样就足够了。    对于它来说,能够达到这样的情况就够了。    鬼子对南京城里刺客的搜索终于停止。    林凡他们这些人在外面活动就更容易了。    这些日子里面,他们天天有行动。    顺便也把鬼子在南京的银行了解个遍。    这是林凡有意让巫俊美、李密他们了解的。    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就要做到。    只不过行动不是现在开始。    林凡准备的是特种旅的各个小队,    到时候同时在几个城市行动。    这样鬼子没有防备,做一次就要达到最大的效果。    并且这事儿对特种旅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现在特种旅的各种建设都需要钱,    用鬼子的钱来发展自己的工业,    林凡觉得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整个南京城里的舆论已经发生了变化,    林凡觉得自己在南京城里的行动,    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意义。    这可比杀死一个、两个大汉奸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大得多了。    当林凡回到句容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七号过了。    这一天一篇文章横空出世。    《论持久战》放在常凯申的桌子上。    他看到这篇文章里面详细论述了正在进行的这场战斗。    对双方的兵力、国力做了详细对比,得出科学的结论。    又对前些阶段国军进行的几次战役进行了公正的评价。    这种评价对他的领导和指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这就让常凯申非常满意了。    原本他对于曾经的对手,发表出来的所有言论都是严加管控的。    唯独这一回,他不但命令报纸上要全文转载。    还要把这篇文章编辑成书,下发到各级军官手里。    让他们对整个抗战过程有详细的了解。    这一回,常凯申手里终于有了一件可以对亡国派进行反驳的有力武器了。    这篇文章不只是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国外也同样引起了注意,就连鬼子也把这篇文章拿着详细研讨。    最后它们悲哀的发现:这篇文章上面说的,都是真的。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整个战争完全会像文章里面写的一样发展。    关键的是,就算是知道了结局,    鬼子还不知道怎么破局。    除非它们现在就停止侵略,还回花费了巨大代价占领的那些土地。    而这肯定是鬼子做不到的。    所以它们只能够继续向着毁灭的深渊滑下去。    回到句容,林凡并没有休息,    他在句容只呆了一天。    又出发去了杭州,    在这里有一个曾经打过交道的人,    是代笠特别提醒的重要目标。    上海滩三大亨里面唯一个投靠了鬼子,    当了汉奸的张啸林。    上海滩三个流氓大亨,    黄金荣在鬼子占领上海之后,    一直就隐居家中,不再出面。    杜月笙带着家人出走香港。    他们一个隐居,一个出走,    剩下这个在投靠了鬼子的张啸林,    一下子就成了整个上海滩里面数一数二的人物。    它手下数万弟子,全都跟着它走。    不但让代笠手下的情报人员在上海举步维艰。    也让杜月笙的影响力和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弄死张啸林成了许多人共同的想法。    林凡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警告过它。    让它不要跟着鬼子走,    没有想到这个流氓大亨,    终究还是走到了汉奸这一步。    对于这种人,林凡从来都是除之而后快。    按照代笠给的资料,这个汉奸最近在杭州。    林凡从陆路,一路沿着溧水、广德到德清。    一路上看到根据地的情况不错,    各个县城里面,已经看不到战争破坏的痕迹了。    城里那些曾经被鬼子炸毁的房屋,    都重新修建起来。    县城里面那些商户的生意都不错。    自从特种旅把鬼子打跑之后,    一直在对整个根据地的道路,通讯做投资。    这就给了百姓们很多的工作机会,    老百姓们的日子好过,手里有钱。    城里这些商户的生意当然好了。    林凡每到一个县城,都要去县城里的学校去看看。    特种旅在根据地里的一大特色就是学校和夜校。    所有适龄孩童必须要上学,    所有长期务工的人,也必须要上夜校。    只是对那些一直务农的人,才没有用到必须两个字。    不过特种旅一直都在宣传,并且在政策上对上夜校的人有优惠。    特种旅对上夜校的妇女,特别重视。    按照林凡的理解,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主妇,    可以影响一个家庭。    毕竟按照传统来说,男主外,女主内。    孩子跟母亲接触的时候是要长一些的。    一个有文化的母亲,对后代的教育是有些不一样的。    在广德的山林当中,林凡特意去看了特种旅的兵工厂。    有了成熟工艺的产品,就在这里来进行生产。    现在特种旅已经在把自己的生产基地逐步分散。    在宜兴主要是研制舰船。    其余的产品都放到广德来了。    特别是飞机和火箭弹的制造,这是特种旅现在自己能够制造出来的最强大武器。    林凡原本想要发展的大口径火炮,现在还无法进行试验。    大口径火炮动辄十多吨,必须配备牵引车。    或者直接研制成为自行火炮。    而这些不但需要有火炮制造技术,还需要汽车制造技术。    这对特种旅来说,技术要求有些高。    单单只是大口径的炮管,就是一道非常难以迈过的坎。    因此林凡暂时决定集中力量全力发展火箭弹。    这种武器对发射筒的要求不高,    主要的是现在特种旅已经有了一百二十毫米多管火箭炮的成功经验。    现在正研究二百四十毫米的火箭弹。    这是林凡在军事上要大力发展的方向。    另外就是对步枪的改进,原本要几年后才会出现的ak47在广德已经制造成功。    各个部件的工艺图纸都已经完成,就等着机器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进行试产了。    走了这一路,整个根据地里的情况,都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林凡清楚地知道:每一个政权,初创的时候,都有可取之处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政权自己的调整和自洁了。    因此这一次出行,林凡每到一地,无论多忙,    都对当地普通百姓家里看看,听一听。    确保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最真实的。    实际上林凡这是多心了。    这里的根据地成立也才半年,并且又有大敌在外。    在这种时候动小心思的人还少。    走一路,看一路,林凡还是满意的。    现在因为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阻挡鬼子。    虽然把鬼子的机械化部队给堵住了,    但是给普通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林凡已经派人到洪泛区宣传:到句容去!到泗水去!    在这两个地方,林凡都做了准备。    到句容来的灾民,根据地会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县里面去开垦荒地。    组建根据地农场。    或者让他们进入特种旅的矿山、工厂里面去。    到泗水的灾民,全部按团组建农场。    一切按照军队编制进行管理。    这些灾民们大多身无余物,根据地要管吃、管穿、还要管住。    为此特种旅前些日子从鬼子身上扒下来的那些服装、被包都派上了用处。    在鲁南地区:    每个开垦团都由三千人左右组成。    分为十五个连队进行管理。    所有人统一在食堂吃饭,大家最先做的是修建房屋。    这些房屋都是这些人自己要住的。    顾修明按照林凡管理特种旅的办法来管理这些灾民。    鲁南支队当然无法对突然涌进来的十几万人提供不限量的粮食,    也无法对这些灾民们保证天天有肉。    但是顾修明给所有的灾民都是按照每人每天八两粮食进行配给的。    逃难过来的这些灾民们,知道鲁南支队给他们每个人都是八两粮食每天的标准。    大多数都对特种旅官兵们感激涕零。    也有少数人,见到鲁南支队每天把成千上万斤的粮食发下来。    由各个开垦团领在手里,再分到各个连队伙食团去。    有些人就想着在这些粮食上动手脚。    现在的灾民不只到了鲁南支队的根据地,更多的是到了别处。    到处的粮食都在涨价。    鲁南支队的大手脚,当然就引起了许多有心人的注意。    这些人开始联合开垦团里的一些人:    他们有意在做饭的时候,缺斤少两。    克扣粮食,在这些人看来:    反正这些粮食都是鲁南支队发下来的,    大多数的灾民都是吃白食。    每天有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了。    这些人没有想过:他们自己也是灾民!    鲁南支队到了这边的人数原本就不多,只有四个连加上两个排。    就算是后面又派了飞行队过来,真正受过长期教育的,就只有这些人。    其余的人都是在战场上俘虏后转化过来的,这些人受到教育的时间还不长。    现在有一部分人,就是这样进入了管理开垦团的队伍当中。    那些灾民们,虽然没有接触到粮食,    但是鲁南支队在各个地方都贴有告示,    说明他们每人每天都有八两粮食。    这些人从开始吃饭的时候,稀饭还能够立得住筷子。    到后来能够照得清人影。    好多人都敢怒不敢言。    顾修明对开垦团的工作效率有些怀疑了:    房屋修建得越来越慢,有些地方甚至停下来。    他亲自到现场去看。    只一眼,就大吃一惊:他到的就安排在泗水城外三十里的一个场子。    整个场子里面的人,只看到十几个脸色红润的灾民。    其余的全都没精打采,皮包骨头了。    这个场子集中了五个开垦连,足足一千人。    负责这里的贾有德见到整个根据地最大的长官来了。    赶紧跑上来迎接。    十几个脸色红润的人都跟在后面。    那些正在筑墙的人,一个个有气无力,动作缓慢。    顾修明走到一个老头子面前:    “老人家!这房子修起来是你们自己住的。    怎么这么不出力啊!”    老头子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    看到陪着他身边的那些人,一句话都没有说。    陪着顾修明一起过来的贾有德大声呵斥:    “长官问话呢!你聋了吗?”    老头子这才有气无力地说话:“我老了,干不动了。”    顾修明不再说话,就站在这里看着这些人筑墙。    贾有德赶紧说道:“顾团长!今天中午在我们这里吃饭吧!我们今天有鸡!有鱼!    还有酒!”    顾修明奇怪了:自己给所有开垦团,都没有配发鸡鱼这些的。    他笑着问道:“这些东西是那里来的?”    “换的!换的!”贾有德有些尴尬地陪笑。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用粮食跟别人换的。    “用什么换的?”顾修明的脸色不好看了。    ……    贾有德无言以对。    看着顾修明的脸色越来越差。    “用了一点点的粮食换的。”他终于说了出来。    顾修明生气了,命令道:“把这些人给我抓起来。”    跟着他的士兵一拥而上,十几个脸色红润的人都被绑起来。    顾修明看着那些已经停工,不再干活的灾民问道:    “你们每天都有八两粮食,我知道吃不饱,    但是也不应该饿成现在个样子吧!”    刚刚那个老头子说道:“八两,二两差不多。”    “你们吃的是什么?”顾修明问道。    “可以当镜子照的稀饭。”老头子说道。    顾修明不说话了。    对贾有德命令:“带我去食堂看看!”    他们这一行人还没有走到食堂的时候,    就闻到一股饭香味道。    那些灾民们也不修墙了,跟着一起来看热闹。    走进食堂厨房的时候:    顾修明看到正有一个妇女铲了一铲黄土往锅倒。    他走近一看,气得眼睛都红了。    锅里明显能够看得出来是稀饭,虽然不算稠,    还是能够看到有米汤的样子。    可是现在却被人加了一锹黄土进去。    顾修明问道:“谁让你加黄土进去的?”    他的眼睛在厨房里面扫视了一圈子,看到边上有一个大锅正在蒸饭。    还有一个大盆,里面装了满满一盆的稠饭。    顾修明指着正在蒸的饭问道:    “这些饭是谁吃的?”    刚刚往锅里添土的妇人不说话。    顾修明冷笑着伸手,立刻有递上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    见到他拿枪在手,    那个妇人一下子就哭了出来:“这些干饭是贾团长他们的,    往稀饭里添土也是贾团长的主意。    他说都是要饿死的人了,    加些土他们也得吃,还能够少用些粮食。”    顾修明指着那盆稠饭问道:“这饭呢?”    “这是我们几个留着给自己和家里人悄悄吃的,    我们也吃不饱的。    只能够偷偷吃这些。”    顾修明看着锅里的稀饭,有些不解地问道:    “那么多人,就这一锅怎么够?”    刚刚那个老头子站出来:“长官不知!加上几桶清水,就够了。”    顾修明还是不解:“你们都知道每天自己有八两粮食,被克扣得这么厉害,    怎么没有人上城里去报告?”    老头子手指头颤颤:“有两个年轻人说要去告状,    第二天,人就不见了。”    顾修明这次更加气愤了:“你们把人杀了?”银河也是一粒沙的永不解封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