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扩军完成
    娇声极柔,李胜回头一看,袁璐芳睁大眼美眸,看向他。    “回来的晚了,还说不要惊扰了你…”    李胜挠了挠头。    “奴家刚熄了烛,就听院里有动静,所以…”    侯府后院,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侯爷,歇息吧…”    见李胜有些尴尬,袁璐芳让开了一步,娇声说道。    李胜左右看了看,点了点头,向正房走去。    前世连女朋友都没谈过的李胜,现如今直接多了个老婆,显得有些有些拘谨。    袁璐芳红着脸,缓缓关上了房门。    一夜………过去………    第二日清晨,李胜回府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侯府,奴婢们有的端着大盆小盆,有的拿着锦罗衣衫,恭敬的等候在屋外。    李胜打开屋门,愣了愣。    “你们去伺候夫人吧。”    这个场景,他还挺不适应的,在这之前侯府里连个女仆都没有,正常的穿戴基本上都是李胜自己搞定。    除非是一些极其复杂的礼服,那也是王得仁,董大力等大老爷们们帮忙。    看着屋内十分的忙活,李胜摇了摇头,朝着前堂走去。    “侯爷。”    王得仁早早的就守在了前堂内院的结合处。    作为亲卫统领,那是相当的称职。    “走,去找我大哥。”    这一走就是月余,李胜怪想念自家大哥的。    李诚留守镇海堡,办公的地址是新修的镇海军指挥使司。    镇海堡规模虽然扩大,比一般的省城还要大上一些,不过目前仍然只是军堡,说白了,就是大一些的卫所,李胜打算将镇海堡升级为青州的省府,至于名字,李胜还没有想好。    来到指挥司使,李诚正忙的不亦乐乎,各种的公文,军情不停的递到李诚的房间。    而李诚,则是头都不抬一下。    李胜刚踏进去,三名文官便站起了身子,向他行礼。    李胜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说话,而后悄悄的来到李诚身后。    看着自家大哥眉头紧锁的样子,李胜有些发笑。    “给,李大人。”    顺手拿起一本公文,递到李诚面前。    “不是说了,让你放到…”    “咦…”    说着李诚疑惑的转过头,当发现是李胜的时候,猛的站起。    “二娃,你这老是神出鬼没的,回来了我都不知道,爹呢?”    李诚连忙将位置让给了李胜。    “不用,不用,我就是来看看,爹暂时在辽南带兵…走不开。”    “也是,辽南的战报我也看了,打的不错。”    说着,李诚从桌下拿出一沓公文,交到了李胜手上。    “这是啥?”    李胜有些疑惑。    “这些呢,都是整个山东以及镇海军军中的一些官员升迁,处罚的公文,其中一些微小的事我都处理了,这些,则要重要的多,还是需要你来处理。”    李诚呵呵一笑,他说话虽然有些委婉,但是意思却很明确,镇海军是李胜一手建立起来的,而整个山东,李胜是总督之职,有些事情,必须要李胜来拍板才行。    李胜接过公文,随意的翻开了一份。    这是关于莱州知府朱一隆的评定报告,连续三年为优的朱一隆,本可以入京为官,却自愿留下,愿意仍在李胜麾下任职。    而李诚觉得此事他做不了主,所以给压了下来,朱一隆也因此暂时赋闲在家。    “行,以后这样的公文,就送到侯府吧。”    说着,将公文递给了王得仁。    “走,去军营看看,我可听说了,就这个把月,大哥你将镇海军所有缺额都给召满了。”    说着,就把李诚往外拉,李胜得根本,就在镇海军。    “唉,这世道,只要给口吃的,哪里招不到兵啊。”    李诚叹了口气,一边走一边看向李胜,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胜赶紧挥了挥手。    “我知道你要说啥,无非是军饷太高了呗,大哥,你有没有想过,咱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什么就打不过建虏呢?”    这个问题,李诚想过,但是他仅仅知道一些皮毛上的。    两人一边走,李胜一边详细的解释起来。    在李胜看来,为什么打不过建虏,说白了就是没钱。    现如今的天下(除了山东),绝大多数的土地都在藩王,官绅,地方土豪手里,而他们,压根是不用交税的。    再者就是那些商人,自洪武起,上商税都是三十税一,就连这点税,都收不上来,其实也不是收不上来,而是收不到朝廷里去而已。    天启年间,天下的商税一年还能有个四五百万进账,可后来崇祯为了自己的名声,撤回了负责督税的太监后,商税基本都废了。    太监们虽然会横征暴敛,但至少会把该交的税交上去,崇祯被商人们骂了,至少钱拿到了。    可如今不仅挨了骂,钱还没有。    所以说,打不赢建虏的根本原因就是大明的经济崩溃了。    你看那些明朝降将,在大明是谁也打不过,去了满清就变了成了另一种谁也打不过了。    李胜给这么高的军饷,一是社会因素,银子没有以前的银子值钱了。    二呢就是他相信只要管理得当,以后的白银会像流水一样的流进他的口袋,这点饷银,真的不高。    八旗兵都发的起,咱发不起?    李诚一直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李胜夜不知道他到底懂了没。    说着,就来到了军营门口,值守的兵士没有不认识李胜的,但是按照军令,平时进入军营的,无论是谁,都必须检查证件。    检验了一番,李胜入了军营,四周环视了一圈,李胜有些疑惑。    “军营里按理应该有些拥挤才对,我看这样子,人不够吧?”    说着,看向李诚。    “那肯定,总数十万人呢,这两个军营,怎么放的下,广陵镇外,修了一所兵营,他们都在那边训练呢。”    李胜点了点头,也是,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也太不方便了。    几人来到一处两层楼房旁,里面正在进行文化学习。    说是文化学习,其实就是认识一些基本的文字而已,不会像后世读书那样数理化,这些兵士大多都是老百姓出身,让他们识一些字,已经是很困难了。    当然,洗脑也会有的,必须里面正在上的一堂课。    我们,吃的是谁的饭。成风成雨不是你的我在明末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