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朝堂官员闹事
书迷正在阅读:帝业江山纪、荡宋、姬唐、南宋第一密探、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汉末,没有三国、大明第一能臣、我真不想复国、五代河山风月、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
		
		    他这么一说,朱元璋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心中也觉得更加烦躁了,有理剪不断。    他摆了摆手:“行了行了,你一个妇道人家,就不要管这么多朝堂这种东西!”    “此事咱自有定夺。”    马皇后听后也不再多言,站起身来,将朱元璋吃完的饭菜收拾起来,走到门口的时候。    最后落下一句话,“好好好,我不再说什么劝你的话了,你自己考虑清楚就行。”    “只要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说完了这话,马皇后便走出了勤政殿,留下朱元璋一人在大殿内。    但直到深夜的时候,朱元璋将所有的奏折全部都批改完了,依然还是没有想到该怎么样处置陆宁最为合适。    无奈之下,之后先回宫里。    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没有到上早朝的时间,所有的大臣们几乎都已经到达了皇宫。    他们一个个交头接耳。    “昨天那件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经听说了?”    “是啊,刘大人,真没想到护国王竟然跟白莲就有关系!”    “这次恐怕没人救得了他了!”    “谁说不是呢?关于白莲教的事情,咱们大明始终没有解决。”    “别说咱们大明,恐怕再往后推行个几百年,白莲教能不能灭亡也不一定说得准!”    “所以护国王被关进大理寺一是恐怕没得翻篇了!”    “那你的意思是说,护国王这回真的完蛋了?”    “嘘!小声点,可不要被其他人听到了,护国王就算如今再怎么狼狈,那也保留着他的身份,不是你我能够随意讨论的。”    几名大臣正在说话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了一个爽朗的声音。    “谁说不能讨论护国王?”    “过了今日之后能不能活得下来还不一定呢。”    说话的人就是胡惟庸。    他走上来的时候,一点也没掩盖住眼中对陆宁的厌恶,其他的官员们都非常惊讶,他能够这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紧接着后面还有李善长跟太子朱标两个人也纷纷走了上来,特别是朱标过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官员们将目光都投到了朱标的身上。    毕竟这件事情如果陆宁真的被处罚了或者说惨死在监狱当中。最后获利最大的人就是朱标。    只是,昨天的时候朱标就已经惊喜过了,并且叫来了李善长跟胡惟庸互相讨论。    今天他掩盖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以及喜悦,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的神色,毕竟这里已经到达了朝堂,一旦自己的举动落到这些大臣们的眼里,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拿来做文章。    更何况,他不能让自己的父皇对自己有所猜忌,所以一会儿在朝堂上他会有另外的一番表现。    唯一有些担忧的就是他的这个决定并没有告诉李善长以及胡惟庸,朱标走过这二人身边的时候,下意识的捏紧的拳头,希望自己的这个决定不会做错。    李善长看了一眼朱标的背影,不知为何,他的双眼竟然能够感觉朱标的脚步有些焦虑,而且像是带着一股冲动。    难不成太子有什么事情瞒着他吗?    还不等李善长细想,马上就已经走进了大殿之中,整个金銮殿里,所有的大臣们都依次的站好。    到达的时间之后朱元璋也来到了大殿之上,他刚刚一坐下,就已经有几名官员同时出列,并且低着头向他禀告,关于陆宁的事情。    “陛下!护国王如今既然已经被哺乳大理寺,那就说明他的确是跟白莲教有关系,还请陛下一定不要将此事草草了结!”    “陛下应该通告大明上下,让大明的百姓们都知道,他们曾经拥护的护国王,竟然只是装出来的。”    另外一名大臣也点头说道,“没错,陛下!护国王心思极为深沉,竟然瞒了我们这么久都没有发现他与白莲教之间有所往来!”    “要不是今日将此事爆出来,还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发现他的野心。”    “自古以来,但凡跟白莲教扯上关系的人,那都是想要造反之人!”    “陛下不能放过护国王啊!”    一个个大臣们都出来对着朱元璋进行上奏,并且这些官员的地位不低,即便朱元璋的脸色已经有些发黑了,可是这么多人足足有十来二十个,他难道都要拉出去斩了吗?    如果是因为他不能容忍的事情,那还可以当场发怒让人拖下去。wap.    如今这些大臣们都是在诉说事实,朱元璋即便是想要发怒,也得憋着。    忍下这口气之后?    朱元璋终于拿出了他的借口,“够了,朕已经将护国王带入大理寺,那里的大理寺卿自会审他,这件事用不着各位操心了。”    “与其你们都在担心护国王到底是生是死,还不如看看大明的其他事情。”    这些大臣们感觉到,朱元璋是在逃避这件事,刚想要反驳。    这时,朱标走了出来,拱的拱手说道:“父皇儿臣起奏,希望父皇能够从轻发落护国王,并且儿臣觉得此事可能会有误会在其中!”    这话一出所有的大成本,都惊讶了一跳,    包括李善长还有胡惟庸,他们的瞪大了双眼,仿佛不认识朱标似的。    因为他们没想到朱标会说出这种为陆宁解围的话。猫御火风的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