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书迷正在阅读:玄德、虚拟尽头、想苟住的我又被盘点了、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奥苏亚的战旌、黎明方舟、无限模拟人生、人类边界、踏星、走进不科学
		
		    《卫灵公》乃是论语第十五篇,朱七牛同样背的是滚瓜乱熟。    这一篇论语中,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或句子。m.zwWX.ORg    比如‘君子固穷’。    比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比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比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再比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再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等等等。    熟归熟,朱七牛还是没有直接答题,反而先在草稿纸上仔细默写了一遍,把里面的错别字改正,这才又认真细致的在答卷上抄写了一遍。    因为时间充裕,而朱七牛已经考过一次,知道时间充裕,所以他这次没有急着答题,写的那叫一个认真,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嘛……相当不错。    “先生说我之前之所以只排第三,是因为人家的字比我好,我这次写的这么慢,这么认真,字也比第一次好了不少,没准能考第二?或者第一?”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朱七牛揉了揉发酸的小手,继续看第二题。    第二题,五经题——七月。    仔细一琢磨这题目,朱七牛忍不住有些心慌。    之所以他知道这一定是五经题,是因为宋先生说过,县试除正场之外,另外三场考的比较杂,五经、孝经都有涉猎,有的地方县试考五场,难度那就更大了,甚至会涉及到其它经典或历代明君贤臣之名言。    宋先生还说过,县试第二场的第二题必是五经题,但具体是考《礼记》《易经》,亦或者《诗经》《春秋》,再或者《尚书》,那就不为其他人所知了,就连宋先生也压不准。    因此,仅凭区区‘七月’两个字,就想推断出到底是哪本经,其中难度可想而知,朱七牛又怎能不心慌?    这时,朱七牛又想起了宋先生的另一段话。    “七牛你记住,县试虽然简单,但读书的难度毕竟在那里,你能知道县试那一场那一道题到底考哪些,这已经是很大的优势,别人或许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他们就更难答对了。”    “所以如果碰到不知道该怎么答的题目时,空着就空着吧,兴许他们也空着呢,说白了,你不需要一定答得很好,只需要比别人答得好就行。”    “若是你或者其他人不懂装懂,乱答一气,反而容易惹得考官不喜,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想到此处,朱七牛心安了不少。    “七月,这个词太平常了,别人或许也答不出来。”    借着故意挪动答卷的机会,朱七牛快速瞥了眼左右两边的学子,发现他们额头上都出汗了,明显也都紧张了。    这下朱七牛可就更不紧张了。    “先生还说过,一道题不会,不要浪费时间去想,先做别的,等有时间了,回头再想就是。”    微微点了下头,朱七牛直接看向了第三题。    第三题,孝经题——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知县周光出题时,自然不可能把题目出自四书亦或者五经、孝经写出来,第二场第三题和之后两场的一些题更是没有押题的可能,全凭周光的心意而已。    之所以朱七牛还是知道这道题出自孝经,是因为孝经新说是宋濂的代表作之一,朱七牛老早就拜读过了。    “这一段出自孝经第六章《庶人》,除了这段之外,还有一段,后面是‘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这道题也太简单了吧,后文的字数还没有题目的字数多。”    “所以这应该也是个注解题?和第一场第三题一样。”    朱七牛眼珠一转,又冒出了一个想法。    “先生说过,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篇《庶人》如果单看前半段,好像就是讲的庶人的孝道,却没有与庶人相对的人,有阴无阳,又或者有阳无阴,还是把后半段补上,一起来作注解比较好,反正也没多少字。”    想罢,朱七牛先把后一段认真写在了草稿纸上,又把注解写了上去。    ——天道有四时,春夏秋冬,地道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只要合理利用天地之间的这些东西,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就能有所产出,得到这些东西之后,要恭谨对待,不要浪费,则这些东西足以供养父母,这就是庶人的孝道。    ——所以只要能做到这些,无论天子还是庶人,孝道并没有开始或结束这种说法,也没有谁更孝顺或谁没有谁孝顺的说法。    写着写着,朱七牛迟疑了。    “好像还是不太对,先讲庶人之孝,然后忽然就总结天子到庶人的孝顺没有分别,看得人莫名其妙的。”    朱七牛又回忆了一下孝经前面的内容。    “我说呢,原来我还是违背了先生的教导,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得是完整的阴阳,不能是阴大阳小,也不能是阳大阴小,更不能是残缺的阴阳。”    “这里倒是把庶人之孝讲清楚了,可并没有讲天子该怎么尽孝道,那就算补齐了后面这段,也还是不完整。”    将草稿纸往下挪了挪,朱七牛在这段注解的最前面加了一段。    ——孝经《庶人》篇有前言,分别阐明先圣帝王之孝道、天子之孝道、诸侯之孝道、卿大夫之孝道、士人之孝道,随后方为《庶人》之孝道。何为庶人之孝道?    再接后面的‘天道有四时,春夏秋冬,地道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只要合理利用天地之间的这些东西……’。    再接后面的‘所以只要能做到这些,无论天子还是庶人……’,看起来可就通畅多了。    朱七牛左瞅右瞅,越瞅越满意。    “我真是个天才。"封侯书生的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