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节 任命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依旧爱你入骨、弃妃竟是王炸、我要做门阀、古暖暖江尘御、校花的贴身高手、总裁,夫人又带娃跑了!、六零空间:嫁科研大佬后我被娇养了、快穿女配她点满了金手指、神医丑妃:腹黑王爷别太撩、带崽逃荒:神医前夫大佬妻
		
		    此事确定下来,刘彻心里也落下一块大石。    石穰做太医令,缇萦辅佐,这太医署的事务,最起码能保住继续推动。    不过,这事情得加紧了。    必须争分夺秒,赶在淳于意还活着的时候就完婚。    所以,刘彻道:“朕先去石公府上,说一说此事……”    他叫来王道,吩咐道:“你在这等着有什么事情,即刻报告给朕!”    缇萦自然一路送刘彻送到太医署门口。    “缇萦先生……”刘彻在离开太医署大门的刹那,忽然对缇萦道:“这份文章,先生拿好,若太医令不幸弃朕而去,先生便将此文抄录一份,附于太医令遗表之后……”刘彻说着,就将一卷白纸,塞到了缇萦手里。    缇萦闻言,微微一愣但还是反应过来,立刻收起那白纸,盈盈一拜:“诺,妾谨奉诏!”    直到刘彻离开,她才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将那白纸打开。    然后,她的手就开始颤抖了起来。    “这是为万世医者师表之文啊……”缇萦在心里感慨着:“陛下对吾父,实在是恩重如山……”    薄薄的白纸之上,卷首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大医精诚。    而整张白纸之上,洋洋洒洒数千字,字字珠玑,直指为医之本和医者的道德要求与标准。    缇萦毫不怀疑,此文,在未来必定可将自己父亲推上医仙甚至医圣的宝座!    齐国淳于氏,从此将与曲阜孔氏,颜氏一般。成为天下闻名的贤人家族。    成为天下医者的精神图腾。    但问题是……    “陛下从未学医,也不懂医方之术。何以对我医方卜噬之学如此精通,引经据典。博采众家之长……”缇萦在心中困惑无比。    ………………………………………………    乘着撵车,刘彻离开了太医署。    他回头望着太医署的宫墙,在心里叹了口气:“又抄袭了啊……”    此番,他所抄袭的,乃是未来唐代的名医,药王孙思邈在其不朽名篇《千金要方》的卷首所做的序言《大医精诚》。    在古代中国医学的发展史上。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序篇《伤寒卒病序》一样,是每一个中医医生入门的必读经典。    甚至,直到两千年后,在某些农村的老中医手下学医或者实习的年轻人。初次入门,第一件事情,就是背熟《大医精诚》与《伤寒卒病论序》。    可能,即使背熟了这两篇文章的医生中,也会出败类。    但是,败类一般都是没有背过这两篇文章的人。    穿越之前,刘彻确曾在一个老中医门下学习过。    虽然,那时候刘彻年轻而贪玩,也不懂什么医德啊前途啊未来将来啊。只想着怎么好玩怎么来。    所以,不过几个月就被扫地出门。    在那几个月里,他唯一学到的东西,大抵也是这两篇文章。    但数年后。当刘彻在某地偶遇一位过去的师兄时,去他开的诊所做客,亲眼所见。这位师兄,并没有跟他的一些同行一样。对病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药贵就用什么。    而是小心谨慎的选择用药。    能白霉素解决的感冒。绝不用青霉素,能青霉素搞定的,绝不用先锋霉素。    这就是医德的体现。    也是古老的中医价值观,对医生的影响。    《大医精诚》与《伤寒卒病论序》的文字中所透露出来的精神以及对病人的仁爱    对医学的无尽探索与追求,哪怕再过一万年,也不会落后。    于刘彻来说,建立了医学体系,当然也要建立起一个医学道德标准。    不能让庸医和败类,破坏了医生的名声。    尤其是当前,刘彻大力鼓励培养医生,民间乡亭中的医生,甚至享有了类似后世科举制度中的秀才的待遇,获得了免除徭役和部分田税的优免。    这些政策,取得了极大的成绩。    最起码,目前关中各县的乡亭里,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类似赤脚医生的制度。    这些医生可能医术不高,甚至也就会一点简单的诊脉之术,他们所学的也就是刘彻让太医署编辑的《伤寒杂病诊治论》。    一本基于当前对感冒和伤寒等常见疾病的处置和诊断手册的医书。    无非就是将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作为主要药剂。    对当前的时代来说,这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简直是青霉素一样的神药啊!    这些简单廉价而且可以就地取材的药剂的问世,使得汉室的民间基础医疗工作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大量不学无术的家伙,见到有利可图,也随之当起了医生。    这些家伙可不管什么辩证不辩证。    见到一个病人说咳嗽畏冷,就给你上桂枝汤,治不好再来葛根汤,葛根汤再不行,就来麻黄汤。    他们这样搞,就跟后世的无良医生,不管什么情况,统统挂点滴,抗生素轮着用一样。    而,他们的行为,却产生了比后世的无良医生乱用药更可怕的灾难抗生素用多了,撑死了产生抗药性,即使出问题,还有大医院可以治,最多病人受罪,多花点钱。    而在如今这个时代,乱用桂枝汤和葛根汤、麻黄汤。    却是要死人的!    去年一年,内史衙门就缉捕了超过三十个治死人的庸医。    至于那些侥幸过关,还在招摇过市,骗人的败类。则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是以,医疗道德体系与监管部门的建立。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对基层的郎中医生,刘彻要求不高。    但至少。要有起码的医德吧!    这篇《大医精诚》,借由淳于意遗表上到朝堂上,刘彻就能立刻以此为依据,要求所有医生,包括乡中的医生,必须背熟这篇文章,才能获准行医。    这样做,虽然聊甚于无。    但至少,能让那些有良心的医生更有良心。而无良的医生,要受到良心谴责。    更何况,刘彻还可以借此建立一个问责的机构虽然这同样聊胜于无,基本上除非出了大问题,它不会有什么作用。    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    有跟没有,是有区别的。    而且,社会在发展,世界在进步。    一个好的开头。或许就能在几十年后,结出丰硕的果实。    ………………………………zWWx.org    撵车继续前行,走到一半时,有使者来报告:“陛下。故河东郡守季公之弟,奉陛下之诏,待诏候见……”    刘彻这才想起来。自己今天还要安排好季心的问题。    “将他带来见朕罢……”刘彻吩咐道。    季心的事情好办。    无非就是见一见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游侠头子,然后拿了他的信鸽驯化技术。给点补偿和奖励。    然后,该干嘛干嘛。    毕竟。季心现在已经过气了。    一个过气的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头目,就跟后世hk的24k的双红花棍一样,大抵只能在长安找个营生过活了。    他已经不再可能对刘彻的统治构成任何威胁。    大约一刻钟后,季心就被几个侍从带着,骑马赶上了刘彻的撵车。    刘彻于是下令,停下撵车。    “臣心拜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季心翻身下马,跪到刘彻的撵车前,恭身拜道。    刘彻掀开撵车的车帘,悄悄的打量了一下,这个曾经叱咤关中,万人景从,无数小弟的游侠巨头。    季心已经须发皆白,身形也已经有些走形了。    刘彻看了,也是唏嘘一声。    季氏家族,是汉室最大的游侠家族。    没有之一!    季心的长兄季布,最著名的,不是他的政绩和功劳,而是他的游侠身份。    毫不夸张的说,季氏家族就是汉室典型的黑恶势力与官府勾结,强大起来的势力。    最巅峰时,季布作为中郎将、河东郡守,以两千石的威权,横压关中,让无数游侠低头。    哪怕是许负的孙女婿,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游侠巨头郭解的老爹也是载在季氏之手。    季氏家族做过的犯法行为,数都数不清楚。    季心甚至屡次犯下杀人之罪,亡命天涯。    要不是袁盎跟窦婴给他当保护伞,他早已死了n次了。    虽然史书之上,太史公称颂说:季布一诺,千金不易。    但作为重生者,刘彻很清楚,这个家族私底下的那些肮脏之事。    季氏强盛时,狭关中游侠之首的威势,横行市井,到处收保护费,还充当列侯贵族的打手和爪牙,专门为他们处理那些他们不方便处理的事情。    便是季氏家族最有名的那位豪侠季布,所作所为,其实也没有什么豪侠义士的风范。    看看史书上记载的,这位一诺千金的豪侠,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吧?    先是站错队伍,帮着项羽打刘邦。    刘邦胜利后,就逃亡跑去朱家家里,靠着朱家跟夏侯婴的关系,才能脱罪。    他当主和派的那些事情就不提了。    毕竟人各有志,当时的汉室,也确实没有能力去跟匈奴做决战。    但他为了当御史大夫,玩的那些花招,却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事实证明,他根本不是什么豪侠。    甚至,一切都是宣传和粉饰出来的形象。    即使太史公,也不得不承认:季布名之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意思就是季布有这么大名声啊,全靠了曹丘帮忙宣传。    而曹丘为什么帮他宣传?    答案是拿了季布的钱!    太史公不就记载的很清楚吗?    楚人曹丘生者,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    一个从来只爱钱的家伙。忽然帮着季布宣传?    没拿钱?骗鬼吗?    而季布当官当了那么多年,做了什么实事或者成绩吗?    答案是没有!    不然。当年,太宗皇帝也不会在诏他入京后,改变主意,又将他打回去了。    至于季心这货?    刘彻再清楚不过了。    在前世,他靠着袁盎、窦婴的关系,一路水涨船高,混的逍遥自在。    灌夫、籍福,这样臭名昭著的人,都是他的小弟。    他们一度把持了整个长安九市的地下世界。    正是因为清楚的知道这些事情。所以,刘彻宁愿舍近求远,去招揽剧孟,也不碰季心一根汗毛。    实在是,此人,不可用也,用则为祸!    但如今,情况却已经发生了变化。    季心已是丧家之犬。    他的靠山全部倒台了。    被刘彻逐出关中后,季心当然是人走茶凉。    他的小弟。现在能忠于他追随他的,大概也就剩下小猫三两只了。    这样,他就又有了利用价值了。    至少,具备了当鹰犬。去咬人的价值。    更何况,他拥有的养鸽训鸽技术,是刘彻所需要的。    建立信鸽信息传递网络。比八百里加急传递奏疏的方式快多了。    而且信鸽传递情报,也比较安全。    “卿自邯郸来。邯郸士民,对于赵王的人选。有何议论?”刘彻冷不丁的忽然问道。    季心跪在地上,恭敬的答道:“回禀陛下,臣在邯郸,一直闭门思过,不与外界联络,委实不知邯郸议论……”    “算你聪明……”刘彻心道。    那个问题,是刘彻的试探。    若季心傻啦吧唧的真回答出个子卯寅丑出来,刘彻马上就会放弃利用他的考虑。    你都被朕逐出关中,流放关东了,居然还这么关心政治?    你想做咩?    是心怀怨怼,妄图投靠未来的赵王,给朕添堵吗?    况且,你一个有活力社会组织头子,成天盯着政坛,想做咩?    想施展抱负,有所作为吗?    任何一个企图这么干的家伙,都只有去断头台走一遭的下场。    前有朱家,后有郭解。    一个有理智的统治者,是不会允许出现黑社会头目,堂而皇之的干涉政治的。    “朕听说,卿善于养鸽,能令鸽往返数千里而不迷途?”刘彻问道:“可有此事?”    “启奏陛下,臣确有此微技,愿献陛下,以效微薄之力……”季心连忙拜道。    “善!”刘彻笑了一声:“卿既有此报国之意,朕安可不赏?卿想要什么,与朕说说看……”    这又是一个陷阱了。    就看季心怎么回答了。    季心当然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他在关中,根基全失,已然过气,想要卷土重来,等于做梦。    他唯一能寄望的只有下一代,也唯有下一代。    于是,他恭身拜道:“臣安敢望陛下之赏?唯愿为陛下鹰犬而已!若陛下不弃,臣愿请命南下,为陛下开拓交趾之南,服远方之国!”    刘彻闻言,眼前一亮,这个可以有!    事实已经证明,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头目,去了边塞,能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譬如现在屯垦团里的明星,句注军屯垦团校尉刀间。    当初,刀间在临淄,可谓无恶不作,沾满了鲜血。    但他去了怀化后,却摇身一变,成为民族融合的急先锋和为汉室巩固边疆的功臣。    刘彻去年都已经三次下诏,嘉勉于他,更将他的爵位提升到了非军功非外戚所能达到的左庶长,还赐给食邑一百户,准许他的儿子入读武苑。    实在是刀间的成绩太亮眼了。    薄世甚至上奏给他表功说:刀间者,足抵五千骑也!    一个刀间的作用,胜过五千骑兵!    这话并未夸张,而是事实。    刀间在安东都护府内部,这里敲敲,那里玩玩,将真番、韩国、濊人的贵族,统统洗脑,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走上了融入诸夏,告别夷狄的康庄大道。    沧海君金信和整个濊人的贵族,甚至全部被忽悠,纷纷认为自己是青阳氏之后。    沧海君金信甚至上书刘彻,明年要乘船,带着族中上下贵族,去曲阜的云阳山祭拜先祖少皋,还恭敬的准备了无数的祭品。    刀间不过是一个临淄的游侠头子而已。    比起季心的家族来说,只是个后起之秀的小不点。    刀间能做到的事情,季心当然也能做到。    于是,刘彻道:“卿既有此愿,朕自然许之,朕便命卿为‘交趾宣化使者’,前往南越,行朕之诏,教化士民,宣扬王化,夙兴夜寐,不可忘也!”    “诺!”季心立刻五体投地,拜道:“臣谨奉诏!”(未完待续。)    ps:注:季心是有爵位的,而且是高爵,所以他可以称臣。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