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共享书籍
书迷正在阅读:古暖暖江尘御、校花的贴身高手、总裁,夫人又带娃跑了!、六零空间:嫁科研大佬后我被娇养了、快穿女配她点满了金手指、神医丑妃:腹黑王爷别太撩、带崽逃荒:神医前夫大佬妻、把我踹了的学霸非要破镜重圆、叶揽希赫司尧、卫颜冷夜霆
		
		    带着田家三兄弟和李氏四昆仲,回到家里,嫂嫂已经将饭菜做好了。    满满一桌子的饭食,让田家兄弟和李氏昆仲不断的咽着口水。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佃农子弟,几个曾吃饱过?    便是地主人家,也仅能温饱罢了。    看着这几个年轻人,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的吃着饭食。    张越却是有些苦恼了起来。    虽然得到了这七个近乎免费的劳动力,但却也从此负担上了喂饱他们的义务。    要喂饱七个青壮,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旁的不说,单单是粟米,可能一个月就得准备二三十石。    一年下来,就是几百石。    另外油盐与菜钱,也得不少。    除此之外,人家跟了自己,衣物什么的,每年都得发个几套吧?    逢年过节,是不是要包个红包,给点赏赐?    这都要钱。    而家里还有多少钱?多少粮呢?    原主的记忆里,关于这一块很模糊。    毕竟,这些事情,那个书呆子素来是不管的。    但张越却也可以根据一些其他信息,估摸个大概。    “家里面,恐怕最多就百十石存粮与几千钱的积蓄……”他在心里盘算着。    “得想个办法,赚钱了!”张越心里想着。    造肥皂、香水这种穿越常用发财手段,首先被他pass。    因为这些东西,哪怕有技术,知道怎么玩,也需要大量时间摸索和探讨。    而且原料太难搞,成本太高了。    至少,不是现在的他可以去弄的。    连肥皂与香水都没资本玩。    其他什么玻璃啊之类的发财之道,就更加搞不起来了。    “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简单、廉价、快速的发财之路……”张越摩挲着手心,陷入了思考之中。.ZWwx.ORG    到底什么东西,成本低,技术含量少,还能一问世,立刻就能卖钱?    “有了……”张越忽然福至心灵,想到一个东西。    这个世界上,什么生意最赚钱?    答案是:金融、医疗、教育。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金融与医疗,张越玩不了。    但他可以玩教育啊!    而且,根本不需要任何成本,甚至都不需要分毫的付出。    只需要,开放自己的藏书,许他人可以自由来抄录。    甚至,连抄录书卷的钱也可以免了。    在这西元前玩一出共享书籍的买卖。    这关中,有无数寒门士子和像原主那样的中小地主子弟。    张越相信,只要自己放出消息——所有藏书,一律任人自由抄录,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设任何门槛。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不说整个关中。    最起码,整个霸上都得被惊动。    灞上原虽然小了点,但也有两个县啊!    而且是两个陵邑县。    最少有几百名伸长着脑袋,渴求知识的年轻人。    他们一旦听到这个消息,必定以最快的速度赶来甲亭。    而他现在在书房之中,有着几乎全套的儒家典籍。    包括《春秋》《论语》《春秋繁露》,甚至还有着《孝经》《诗经》《书》这三套包括儒家在内所有学派都尊崇的最高典籍。    连晦涩的《易经》也有三套。    来到此地的年轻士子们,肯定会打着一次性就全部抄录回家的打算。    而抄录书籍,可是很费时间的。    特别是在这个用竹简为文字载体的时代,一天能抄个几卷书,就已经很牛逼了。    这两三百卷书籍,一个人至少要抄大半个月。    在这期间,这些人要不要吃呢?    要不要住呢?    另外,他们基本不可能带着空白的竹简跑来甲亭!    几百卷竹简,堆起来跟小山一样,重达千斤    便是项羽在世,吕布穿越,恐怕也没办法背着千斤的竹简跑来跑去。    所以,这竹简也得买。    而这就是利润所在。    再没有比这更容易来钱的事情了。    更妙的是,赚了钱,那些年轻士子,寒门子弟,还会感恩不尽,心怀敬意。    等于自己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就平白刷了好大一波声望,施恩于数百士子,与他们结下香火情。    更立刻缓解了现下自己的经济危机。    说不定,还能借此,吸引到太常衙门的关注,刷出一个秀才或者贤良的名头来。    “就这么办!”张越一拍大腿,就决定下来。    等田家兄弟和李氏昆仲吃完饭,张越就将他们叫到一起,吩咐道:“我欲开放我家藏书,与天下有志之士共享,尔等去乡中,告知众人,便说:甲亭张子重愿与乡党诸贤,共论大道,凡有志于学,有志于道之士,皆可来甲亭,借阅吾之藏书,抄录阅读……”    “诺!”七人齐声应诺。    于是,这天下午开始,一个消息在整个长水乡不胫而走。    甲亭的张家,有很多藏书。    现在,张家愿意将这些藏书免费无偿无条件的向所有有志于学的年轻人开放。    任何人,不拘身份,不拘地位,不拘背景。    只要愿意学习,就可以来甲亭,借阅张氏藏书,抄录回家。    顿时,整个长水乡震动!    许多年轻人听闻消息后,激动的手舞足蹈。    书籍啊!那可是书籍啊!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求得一位士大夫或者官吏准许自己抄录他的某卷藏书,于是在他家门前恳求再三,但结果最终都是被婉拒。    只有少数人,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主人,准许自己抄录一卷。    但是,却依旧是限时。    只给一个时辰,或者半天时间。    完了,就再也不能抄录了。    现在,甲亭的张氏,竟然宣告全乡,准许自己去抄录,还没有任何条件,任何限制?    更重要的是,张氏的藏书,非常丰富!    皆是张氏的二郎,从太学带回来的太学生们的笔录!    涵盖了几乎所有典籍,其上甚至还有着太学生们的释读与注解!    普通人根本就接触不到!    许多人都以为自己在做梦,纷纷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然后立刻就跑回家,收拾行囊,准备干粮。    机会难得!    若不赶紧抓住,很可能会稍纵即逝!    而张越的名字,也随着这场喧哗,而深入人心。    一夜之间,整个长水乡,上到八十岁老翁,下至三五岁的孩子,无人不知张子重。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