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抚宋在线阅读 - 第1237章

第1237章

    “仅此而已?”

    “当然不!”耶律贤适道:“这样来钱,虽然源源不绝,但还是太慢,所以,等我们这边完成了对西军的围堵之后,我便会继续西行。抢,不是来得更快吗?听闻西边不管是黑汗国还是花刺子模,都富裕得很!”

    耶律贤适恍然大悟。

    “难怪你要把敌烈八部数万人都贬作奴隶,你是准备将可敦城打造成一个可靠的后方基地,然后你依托可敦城,不停地向西用兵是吗?”

    “老总督高明!”耶律敏笑道:“正是如此,没有一个可靠的后方,孤军深入,不免会让人惴惴不安。可敦城现在的规模太小了,我需要他变成一个集农业、牧业、商业为一体的大后方,我在这里能得到充分的补给,有足够的兵源,我的士兵在累了的时候,有一个很舒服的休整的地方。”

    耶律敏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大风卷着雪花飘了进来,他看着窗外那些正在拼命劳作的俘虏,道:“这些人,便是新的可敦城的开创者。”

    “阻卜人可不是省油的灯,桀骜不驯的他们,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耶律贤适提醒道。

    “知道!”耶律敏关上了窗户,走了回来,“所以,这一次我会征兵,以阻卜人为主,不响应征兵者或逃避兵役者,嘿嘿,我觉得可敦城还需要不少没有了两个大拇指的刑徒!”

    “待其太苛,也不行啊!这个度,要把握好!”

    “蛮人畏威而不怀德,见利而忘义。”耶律敏笑道:“所以我带着他们去西方,让他们好好地展示他们的特长。同时,也是一种不停地消耗。我会让他们把抢来的财富安安全全地送回来,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的西征队伍,老总督,你说这些蛮人走得多了,这漠北,是不是便会安稳许多。”

    “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耶律贤适长叹一声:“我老了,做不了你说的这些事情,一味只想着安稳,只想着大家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了,也难怪太后要招我回去。镇北王,我会带几个人回去,还请你答应。”

    “自无不可。不管老总督要带谁,都没有问题。”

    “我带走的这几人,都是军中悍将,但他们不走,你难以全盘掌控军队,他们的脾气不算太好,一旦惹怒了你,必然要成为刀下之鬼,所以我带走他们,让他们去南方建功立业吧!”耶律贤适道。

    耶律敏大笑起来:“老总督英明,请受我一礼。说实话,我正在盘算着怎么立威呢,如此一来,我倒是省了不少事了!”

    数日之后,镇守漠北近二十年的耶律贤适,带着千余名亲兵护卫,一路南下,往大辽中京方向而去。

    西北路招讨使司,迎来了新的总督,以及全新的局面。

    多年以来大体上的平静,也将随着耶律敏的入驻,而变成历史。

    战争的鼓声,已经敲响。

    第五百九十六章:逃难

    周洪推着独轮车,车上躺着的是他老娘,老娘的怀里抱着三岁的小儿子,身后紧跟着他的婆娘,牵着七岁的大儿子。

    一家人在黑暗之中,跌跌撞撞地前行。

    只穿了一件单衣的周洪埋头推车,身上那件破烂的袄子,此刻正垫在独轮车,让老娘躺得更舒服一些,唯一的一件蓑衣也盖在了爷孙身上。

    空中飘浮着牛毛针般的细雨,落在人身上,一不小心,便会受寒,过后必然是一场大病。

    老人孩子是断然受不得这样的折磨的,真要撞上了,只怕便是死路一条。

    身边,不时有人越过他们向前跑去。

    这些都是逃跑的人。

    准确的是说,是往亳州那边跑。

    他们都是原京东西路下宋县的百姓,不过现在宋县等地,都成了赵王的地盘。

    如果还有一点点活路,谁会在这样寒冷的雨夜逃亡呢?

    要是让当地的官吏或者驻扎的军队发现,下场都是凄惨无比。

    可是比起被发现抓起来相比的风险,跑,似乎前景更光明一些。

    原本的日子不是这样的。

    周家也算是小康之家。

    除了家里有几十亩地之外,周洪还会一些篾匠的手艺,每日在田间地头劳作回来之后,他还坐在自家的小院之中,编织一些簸箕、堂窝、筲箕等各式各样的器具,然后由老娘拿去集市之上卖掉。

    堂客也是一个能干的人。除了帮着他干活之外,还有一手好茶饭,特别是擅长做一些风味小吃。从河里捞起来的小鱼儿,其它人家大都拿其喂了鸡鸭,家里堂客就别出蹊径,将这些小鱼小虾洗净碾成沫,然后配上一些他也搞不清楚的各类佐料,密封一段时间之后,便成了美味之极的鱼酱。

    小鱼儿是河沟里捞的,大部分的佐料也都是从田间里头采摘来的,看起来完全不搭的这些东西,混合在了一起,却成了下饭的最佳物事。

    每到菜肴青黄不接的时候,这种鱼酱便成了佐餐好物事。

    自家吃不完,拿去集食上卖,一年也收获颇丰。

    他家,在本地,可是让人羡慕的家庭。

    别人一年下来,能混一个肚儿圆,不欠帐便兴高彩烈。

    他家,每年可都是有余钱。

    周洪甚至已经作好了准备,让儿子去启蒙读书了。

    也不求能儿子能考中功名啥的,只要能识字了,以后便能去城里寻一处做事的地方,比在田里求食,怎么也要强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