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露头
    “师...”    “别喊!”    人群中。    一名躲在角落里的干瘦老者,死死拽着欲要冲出去的少女:“别冲动。”    少女一脸焦急。    但是看着披坚持锐的甲士,还有那几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武道好手,也知道现在露面是以卵击石。    “洪长老,师兄与一众信民被朝廷鹰犬给抓走了,现在怎么办?”    “先撤,我打听下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想办法。”    洪长老不舍的收回目光,带着少女渐渐退出人群。    一小时后。    县衙...    “问清楚了吗?”    “问清了,这些灾民大多是从附近村镇来的,老家那边受了灾,为了活命一路来了县城,见杨氏医馆在施粥就不走了。”    “少部分呢?”    “少部分人来自附近几县,有的是听说这边工钱高,来这边做工的,有的是寻亲访友,理由都很正常,挑不出毛病来。”    一问一答间。    皇甫奇忍不住小声道:“师兄,会不会是我们太敏感,小题大做了?”    “再看看...”姜玄想了想:“从现在开始,到明天早上,如果没人来求情,泉江县也没有大事发生,就赶在明天中午前放掉他们。”    皇甫奇小声道:“若是有很多人来求情,或者有大事发生呢?”    姜玄笑道:“你说呢?”    中午...    “来,放这,都放这。”    赶着饭点。    姜玄几人还没动身去吃饭,何县丞就带着二三十个仆从来了。    “何县丞,这些是?”    姜玄抬眼一看。    二三十号仆从各个挑着担子,担子上四四方方码着一摞摞食盒。    “特使大人。”    何县丞陪着笑:“大伙应该没吃饭呢吧,今天将士们有口福,不用去跟衙里的那帮差役们挤伙房了。”    姜玄一眼扫过:“县令安排的?”    何县丞摇头。    “你安排的?”    何县丞还是摇头,随后才开口道:“是东城的刘财主,而且不只是这次,从今天起,大人不管在泉江住几天,连带着下边的甲士,衣食住行刘财主全包了。”    “刘财主!”    姜玄对这个名字不陌生。    因为被他抓回来的那个杨大夫,就是借着给刘财主家千金看病的缘分,从而获得了刘财主的青睐,并在灾民入境后又说服了他,让他拿出粮食来支持医馆施粥。    “刘财主家是本县的大户,家里粮多的要用货仓去装。”    “听他的意思,是有心思招杨大夫为婿,这不,一听闻杨大夫被抓了,就托关系到我这来了。”    何县丞先做解释,随后又撇干系:“当然,我就是个传话的,是杀是放,大人您说了算,我听您的。”    “不急,还没查清,查清楚了再说吧。”    姜玄没说放,也没说不放,一副此事再定的样子。    何县丞也不多打扰。    向一众人点头哈腰的陪着笑,很快就带着人走了。    “师兄,刘财主本就与杨大夫关系不浅,这个能算吗?”    等人走后。    皇甫奇看向姜玄。    “算,为什么不算。”    姜玄伸出一根手指:“这是第一个。”    下午...    “我的特使大人,您不是抓平安道么,怎么抓了个大夫回来。”    刚吃饭完。    孔县令便带着熊捕头来了。    “孔大人也与杨大夫有旧?”    姜玄说着的同时,又往熊捕头身上看了眼。    “不是他在怂恿...”孔县令一脸羞愧:“是我那七房姨太。”    怕姜玄不懂。    孔县令解释道:“认识我前,她本是翠花楼的清倌,杨大夫心肠好,没少帮她们这些可怜人,我是不想来的,可实在是被烦的没办法。”    说着。    孔县令突然闭口不提:“我就应付下差事,走个过场,您继续,继续。”    来得快。    孔县令去的也快。    看着他的身影,皇甫奇在姜玄身边小声道:“第二个...”    “特使大人...”    不多时。    看门的衙役送来请帖:“五味楼的佟掌柜,想晚上为您接风洗尘。”    “特使大人...”    前面的衙役刚走。    紧接着又来了个小厮:“逍遥居的牛妈妈托我给您带个话,问您晚上有没有时间过去听曲,还说,家里新来了群小丫头,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灾民子女,良人家的孩子,一个个十三四岁,可需要人疼了,保管让大人见红。”    一个两个。    三个四个五个。    人是上午抓的,赶到下午太阳下山前,姜玄算是把泉江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名称听了个遍。    到最后。    连西城的高利赌坊,都派了管事的来敲门,问姜玄有没有兴趣赌两把。    话里话外。    就是请他去赢钱的,只求他能高抬贵手。    “庙小妖风大呀。”    晚上。    姜玄与杨大夫席地而坐,手中捏着酒杯:“你是怎么做到的,硕大个泉江县,三十万人,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都欠你人情?”    “我医术高。”杨大夫低着头:“六岁学医,十二岁坐镇,赶在十五岁时,我的医术就超过我爹了,谁家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事。”    说完。    杨大夫脸上没有高兴,反而叹了口气:“他们是好心办坏事呀,这么多人为我求情,我恐怕是出不去了。”    姜玄点头:“你是个聪明人。”    古有杨修。    幼时便有聪慧之名,后仕于曹魏。    曹公深感其才,命其为行军主簿,随侍于左右。    然。    杨修虽有才华,却不懂收敛锋芒,每每都能料事于曹公之先。    曹公明赏暗怒,先有一盒酥,再有门中活字便是阔,再有鸡肋之言。    终不能忍。    以扰乱军心为名被问罪。    受押时。    杨修听狱卒谈论,说没有人为他求情,心中暗喜:“我活矣...”    不久。    狱卒又道:“大人我大听错了,您交友广泛,军中为您求情着不下百人。”    杨修大哭:“我死矣...”    杨大夫不是杨修。    姜玄也不是曹公。    可有一点是相同的,如果没人来为杨大夫求情,或者来的人很少,放了也就放了。    但是一入狱,半个城的人都来为他求情,这人铁定没抓错呀。    “晚上加强戒备,搞不好,我们还真是错打错着,抓对人了。”    从牢里出来。    姜玄喊来皇甫奇:“杨大夫既然在泉江县如此得人心,我看他就算不是平安道的人,平安道也要为了民意来救他,师弟,你晚上亲自坐镇,以免有人劫狱。”    皇甫奇想了想:“师兄,不如你也留在这边吧,省得一个人不安全。”    “不...”    姜玄有自己的想法:“若不给他们机会,他们又怎么会露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