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内娱最佳男配角在线阅读 - 第114章

第114章

    这种感觉很奇妙,一想起来心头就酥酥软软,似是触碰到了世界上最能麻痹人心的东西。

    “版权啊,”张邈远埋着别的心思,悄无声息地绕了回来,“就那么回事,我回国后让他们清了一遍版权库,我觉得没什么意义的就放弃了,有些版权倒是不错,我还挺舍不得的,但目前国内拍不出来,放着还不如拿去给我变现,资金回拢做别的项目。”

    “那我看你们还陷入版权纠纷了。”宋涵又说。

    张邈远面露憾色:“有些人做事太蠢,前期审核不严格,到时候只有等法院强制执行了,那赔偿就一千万,但事情麻烦得要死。”

    和真正的有钱人掰扯钱,宋涵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太懂了,事业是一件很磨人的事。

    他在这一刻不由想,该多陪张邈远坐一会儿碰碰车,有些快乐哪怕很简单,只要那一时片刻的轻松是真的,那也很好。

    张邈远见宋涵只是看着自己没有说话,却觉得宋涵那个眼神让他心里热乎乎的。

    他趁着这样的气氛,不紧不慢道:“你看我这穷得都卖家底儿了,我必须春节档搞点钱,这么急我演员又不好找,那个角色你能演,你就为我救救急呗。”

    他这段话估计就春节档搞点钱这句有点可信度。

    一部张邈远回国前就立项的电影,打定主意要春节档精准投放,六个月的立项准备,三个月的拍摄周期,准备好砸钱的后期制作,他会连男配都还没定吗?

    要不只有两种可能......

    宋涵眉头一跳,又从床上坐了起来。

    “你是让我顶了别人还是......还是你一开始就定的我?”

    张邈远笑了一声,赞赏道:“你这个小脑筋开始好使了。”

    “……”宋涵逼问,“快说。”

    张邈远端起杯水喝了一口,才道:“一开始就定的你。”

    “什么时候的事......”

    宋涵问得干巴巴的,他想他和张邈远认识的这半年也可能和他电影的立项就错两三个月吧,没道理张邈远那时候就定他了......

    但张邈远语出惊人:“就第二次和你见面之后,我就想,得让你来演我回国的第一部电影。”

    “......”

    一股窒息感涌上宋涵的心头,但不是空气被抽干的干涩闷堵,而是像潮水涌来的湿润黏腻。

    张邈远大概被他说不出话的样子逗到了,整个人春风得意:“我说我对你一见钟情占百分之四十你现在信不信?”

    宋涵有气无力:“信,大哥,现在我信了。”

    此情此景,宋涵耷拉着脑袋的样子让张邈远很想穿进屏幕去揉他的脑袋,把他头发揉乱后再把他按进床单里,然后盖上被子,两个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点亮手机。

    接着他就会对着自己的蓝图和宋涵开始畅所欲言,告诉他自己是如何明察秋毫,运筹帷幄,步步为营。

    只是跨越空间这种事只有幻想,现实隔着一道屏幕,但那道屏幕被张邈远握得发烫。

    他最终放弃了再次□□宋涵小心脏的心思,拿出了些别样的真情实意。

    “当然,一见钟情只是其一,我看完了夏柯拍的那部电视剧,平心而论,你挺好的。”

    但宋涵现在对这样的夸奖却提不起太多兴趣。即使才入圈子的时候他还意气风发,得意洋洋。

    可能是被三年的糜烂生活磨平了棱角,也可能是他年纪到了思维更加成熟。

    亦或者是,一路到此,他意识到,他真的挺普通的。

    宋涵又倒回了床上,侧躺着拿手机对着自己:“那你也定太早了,你这么看重这部片子,不该因为心头的一时悸动就轻易定人。”

    他目光不能说是黯淡,但明显偏于冷静,张邈远看着,对他垂下眼睫,轻声道:“我没有轻易就定你,我看完了那部电视剧,我还搜了花絮,我看见你被车撞飞的那场戏一条就过了,但你还是在地上趴了很久,又在旁边站了很久,随时等待导演的指示。”

    “我在那一个月几乎看了你所有的作品。”

    “包括你那时最出色的《昨日星辰》。”

    咚,咚!咚———

    那熟悉的声音又开始撞击宋涵的耳膜。

    那心跳不像是动情,更多的是心惊。

    但在心惊之后,心又微微塌陷出一个小坑,似是质量还不高的黑洞。

    宋涵拿被子半捂住嘴,说话的时候声音就有点模糊:“你也觉得《昨日星辰》是我最好的作品吗?”

    张邈远坐正了身体,他客厅的灯光是暖色调的,光线铺在他的身上,有一种温柔的庄重。

    “你退圈前,是的。”张邈远道,“那部片子是我在三小姐剧组看的,就是我吊威亚踩到你的那天晚上。”

    张邈远记得那个夜晚不热,但他开了空调为自己提神。他其实没有睡前看手机的习惯,但那几天莫名就忍不住,白天看着现实中的那个人,晚上那个人又在他的屏幕里,这种感觉很奇妙。

    那个小小的,几英寸的屏幕,却能装下一个庞大的时代,数以千计的人。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之一,可以通过一两个小时跨越一个山河动荡,思想跌伏的时代,印刻下一代国恨家仇,赤胆忠心的记忆。

    那个站在暴雨中的青年,身形消瘦,却壮气凛然。正剧里,蛮力的施暴者按不下他挺直的脊梁,亦如花絮里,深秋冰冷的人工降雨穿不透他紧绷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