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在线阅读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064节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064节

    至于第二件事,那就是海底捞准备在平山开分店了。

    听到这个消息,陈江海有些意外。

    “姐夫,现在海底捞的扩张速度这么快了吗?”

    去年的时候,海底捞还只是在杭城附近开分店。

    一年的时间不到,这分店都开到平山来了。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尚远明更加的开心了。

    只听他笑呵呵的说道:“江海,海底捞能够扩张的这么快,还得感谢你呀!”

    尚远明这样说,自然是有理由的。

    当初,要不是陈江海建议他采取加盟店的形式,海底捞的发展速度,是不可能这么快的。

    一开始听到陈江海的这个建议时,尚远明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海底捞当时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也就是在杭城一带颇有名气。

    出了杭城谁还认他呢!

    这要是采取加盟店的形式,扩张到其他省市,生意还能像现在一样好吗?

    尚远明实在没有底气,自然对此充满怀疑。

    尤其是第一家加盟店开业的时候,担心出意外的尚远明,亲自去监督。

    所幸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开业非常的成功。

    后来的发展情况告诉尚远明,他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

    随着华夏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手里有了闲钱的他们,往往会选择在外面吃饭。

    这个时候,价格不是很贵,服务又很好,而且档次也不低的海底捞,自然变成了老百姓们的第一选择。

    毫不夸张的说,凡是选择了加盟海底捞的经营者,这一年来都赚得盆满钵满。

    一时之间,海底捞在以杭城为中心的几个城市,成了美食的代表。

    这种情况下,海底捞的生意十分火爆,顺带也是提前卖火了小龙虾。

    一到晚上,基本上每个店都是满座。

    尤其是总店,每天晚上最少翻三次台。

    这两个月,是尚远明最忙的两个月。

    海底捞的名气彻底打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想加盟海底捞,靠着这个赚钱。

    面对追捧,尚远明并没有盲目自大,他牢牢的记住了陈江海之前跟他说的话。

    不管谁要加盟海底捞,必须严格的审核其资质。

    一旦有任何一项条件不达标,都不能加盟海底捞。

    海底捞想要经营的好,想要保持品牌,就得提高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

    靠着这个门槛,尚远明刷下了一批人。

    这群人想靠着海底捞赚钱的人,可自身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又或者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符合加盟条件的,尚远明自然不会破例。

    不能因为任何的疏忽,影响到海底捞这个品牌。

    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让尚远明头疼的问题。

    这些人得不到海底捞的加盟权,便动起了歪心思。

    行啊,你们既然不让我加盟,那我自己开还不行吗?

    他们便根据海底捞的模式,自己开起了火锅店。

    尤其是他们的名字,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模仿雷同。

    像什么海边捞,海上捞,海底佬等等,通通打的擦边球。

    看到这些店的名字,尚远明也是哭笑不得。

    只能说海底捞太火爆了,想跟风赚钱的人也太多了。

    对于这些商标,尚远明现在是十分的头疼,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所以这次来平山,尚远明就是想请教一下陈江海,怎么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否则这些杂牌军抢走了自己的市场不说,而且还可能因此影响到海底捞这个品牌。

    听到这个问题,陈江海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微微一笑:“姐夫,我觉得海底捞应该成立一个法务部了。”

    随着海底捞以后的名气越来越大,想必盗用海底捞商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这种事以后会一直遇到,几乎难以避免。

    与其一直头痛品牌维护问题,还不如直接成立一个法务部,专门处理这样的侵权纠纷。

    况且,随着海底捞规模的扩大,以后很多事都会涉及到法律。

    陈江海一直认为,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听到陈江海的建议,尚远明眉头微微一皱,沉吟着说道:“江海,我现在建个法务部,需要的时间也不短,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尚远明的这个担心,陈江海自然也能理解。

    等法务部建起来,这些冒牌商标说不定已经把海底捞的品牌形象,毁的差不多了。

    陈江海则干脆地说道:“没关系,我可以让秋海的法务部,先帮你处理一下这件事。”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尚远明眼睛一亮,赶紧说道:“江海,你这个办法好!那可就要麻烦你了。”

    第1186章 到底要不要去呢?

    “姐夫,不必客气,以后遇到这种问题,最好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陈江海顺便叮嘱了一句。

    “行,江海,我记下了。”尚远明认真地说道。

    聊到这里,陈江海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随着海底捞规模的扩大,陈江海看的出来,尚远明的管理能力,似乎有点跟不上了。

    这个时候,尚远明也需要去学习提升一下。

    否则能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这绝对是一件后果很严重的事。

    于是他提议道:“对了姐夫,我们公司最近组织了一批管理人员去海外学习考察,你要不要也考虑一下?”

    对于陈江海的这个建议,尚远明十分的心动。

    尚远明对于自己的认知,还是相当客观的。

    之前管理百八十人的团队,尚远明虽然觉得有点吃力,但是咬一咬牙还是可以胜任的。

    可是一旦超过这个数字,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就有些力有未逮了。

    这段时间的忙碌,让尚远明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来平山之前,尚远明已经招了好几个经理。

    为的就是减轻压力,让海底捞更快更好的发展。

    现在一个提升能力的机会摆在眼前,对自身能力有深刻认识,而且渴望提高自己的尚远明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自己没有两把刷子的话,怎么能服众?!

    这点他是真的很羡慕陈江海。

    自己这个妹夫年纪轻轻就干下了这么大的一番事业,偏偏还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

    真是不能比啊!

    “江海,这件事还是等我和婉清到了平山具体再说吧!”尚远明想了想说道。

    就算尚远明想去海外,现在也没有时间。

    海底捞还有一堆的事,在等着他处理。

    况且,出国这样的大事,还是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才好。

    对此陈江海也是很认可的。

    姐姐林婉清也算是跟尚远明经历风雨,一路坎坷的走过来,这种事情他自然是需要好好的跟妻子商量一番。

    这也是基本的尊重。

    否则陈江海反倒是要质疑这位姐夫了。

    陈江海跟着笑道:“行,那等你们到平山后,我们再好好的聊一聊。”

    挂了电话后,陈江海看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快到吃中饭的时间了。

    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喊邱淑仪出来吃顿饭,顺便谈一下工作的事。

    关于这个前任秘书,陈江海还是想再争取一下的。

    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邱淑仪在秋海历练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快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陈江海可不想让她就这么因为一点小事而离开。

    这对于秋海而言是个损失。

    陈江海直接拨通了邱淑仪的电话,先把她约出来再说。

    电话响了一阵,这才接通。

    “陈总,您好!”

    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邱淑仪有点紧张,而且声音微微有些沙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