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在线阅读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142节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142节

    陈江海微微一笑:“冯市,只要你满意就行。为了这份报告,我可是打字打得手都酸了。”

    “满意满意,我现在非常满意,就想拿着这份方案开干了!”冯宗贤迫不及待地说道。

    听到冯宗贤这么激动,陈江海不由得挑了挑眉头。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这位市长大人泼一泼冷水了。

    “冯市,你知道这个方案真的要实施起来的话,前期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可是不少啊。”陈江海不紧不慢地说道。

    听到这个问题,冯宗贤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陈江海说的没错,这份方案成功了,是非常的惊艳。

    可眼下最关键的是,这份方案能通过上面的审核吗?

    毕竟方案太大,方方面面的条件很多。

    尤其是在资金上面就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上面不给支持的话,单凭陵海政府自己来做,几乎是没有办法完成。

    毕竟前期的资金需求实在是太大了。

    无法解决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份方案就是一叠废纸。

    冯宗贤此时也冷静了下来。

    他知道,陈江海说的没有错。

    不解决资金的问题,这份方案是无法实行下去的。

    他同时也非常清楚,想要让上面通过这一份方案,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这里面涉及到的资金太多,多到很多人想不到。

    而以陵海目前的状况,恐怕上面的领导未必看好。

    说的再直接一点,这么多的资金,完全可以放在别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放在陵海呢?

    冯宗贤刚才稍微算了一下,前期的花费的资金,大概能够占到整个西江省一年税收的三成。

    就算省里肯答应,西江其他的市能答应吗?

    这三成的税收用在了陵海,那其他市怎么办?

    况且,这还是前期投入。

    一旦项目开始,后期的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的。

    这样一来的话,陵海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一个吞金大户。

    西江省每年都要拿出三成的税收,全部投放在陵海搞建设。

    这种事想必没有哪个领导会答应,也没有哪个领导敢轻易拍板。

    更重要的是,这笔投入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回报。

    陈江海这份方案,对于陵海的未来固然是描绘的相当美好。

    可真要到付诸实践的那一天,这中间要解决太多的困难了。

    成功了还好,要是这个方案半路夭折了呢?

    谁也无法保证,这个方案一定会成功。

    这个方案的收益很大,风险更大,根本就没人敢冒险。

    哪怕是他冯宗贤想要背水一战,赌上自己的政治前途,为陵海谋一个美好的明天,他身边那些同僚恐怕也未必会敢于跟他一起冒险。

    一想到这个,冯宗贤就有点头疼。

    这么好的一个方案,如果不能开展,实在是太可惜了。

    “江海,我突然觉得,要是没有看到你这个方案就好了。”

    沉默片刻,冯宗贤忽然苦笑一声道。

    对于冯宗贤的反应,陈江海是丝毫不感觉意外。

    他反倒是觉得完全在情理之中。

    陈江海跟着说道:“冯市,说起来这个方案最重要的也的确是资金问题。如果资金问题不解决,确实没有什么办法。”

    “这么大笔的资金,上面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冯宗贤重重叹了一口气,声音充满了无奈。

    陈江海突然说道:“冯市,不管结果如何,总该要试一下,对不对?”

    听到陈江海这话,冯宗贤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精神一振。

    这话说的在理。

    不管结果如何,他都要想办法尝试一下。

    成功的希望虽然渺茫。

    但是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而且也只有这样,他以后才不会后悔。

    否则就这么放弃了,必然会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毕竟陈江海这份方案是那么的完美,真正执行下去,陵海一定有一个崭新的明天,甚至成为一颗璀璨的星星。

    不但可以震惊西江,甚至可以惊艳全国。

    对于陵海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机会。

    对于他冯宗贤来说也是一个巨大机会。

    所以,那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不应该轻言放弃。

    “江海你说的没错,这件事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下。”冯宗贤想通了其中的道理,立即沉声说道。

    关于这件事,陈江海实际上还有一个方案。

    不过眼下并不是讲的好时候,还是等冯宗贤这边有结果再说吧!

    几天之后,陈江海就要准备去京城了。

    在此之前,他特意打电话拜托了颜强一件事。

    这次去京城,他想去拜访一下倪星宇院士,跟后者好好的聊一聊关于个人电脑方面的事宜。

    陈江海在京城认识的人不多,牟红中算是一个,可是在这件事情上,颜强才是最好的人选。

    想必以颜家的势力,找个人并帮忙牵线搭桥还是很简单的。

    陈江海这次去京城,一是为了跟各大名校打好关系,二来就是为了拜访一下倪星宇院士。

    跟各大名校打好关系,自然是为了让秋海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

    这一点对于秋海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1277章 最大的难题

    陈江海对于人才的态度也很简单,那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至于拜访倪星宇院士,陈江海是真的钦佩他,想跟他见一面。

    当然,还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陈江海想请倪星宇院士出山。

    这位前辈在电脑领域,可以说是大牛级的人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倪星宇的话,就没有现在的联想。

    倪星宇院士在电脑技术方面的钻研,尤其是芯片技术这一块,绝对是华夏首屈一指的存在。

    而他手上掌握的这些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资源是陈江海现在最想要的。

    陈江海拥有奥斯迈的股份,这点对于国内发展芯片技术,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现在知道奥斯迈的人并不多。

    就算知道这么一家公司,可谁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现在的奥斯迈,在芯片领域属于刚入门的那种小角色,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对于其他同行来说,这种小角色根本不入他们的法眼,自动就会被忽略掉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奥斯迈在不久的将来会横空出世,掀起一阵滔天巨浪,震撼世人。

    前世这股滔天巨浪的缘起,是由于一个人,一个被米国芯片几乎要封杀的一个人。

    这一辈子,陈江海成为了这个弄潮儿。

    说起来,陈江海投资奥斯迈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

    按照前世的进度,在知道这个方法的情况之下,奥斯迈应该会在几年的时间内就成功研发出了新的光刻技术。

    现在这么久过去,依旧没有消息,多少让陈江海有点担心。

    难道那个人的出现,还不足以让这种光刻技术提前出现?

    陈江海很快就放平了心态。

    这种可以改变芯片技术格局的东西,哪是这么容易就完成的?

    一旦真的成功了,那么奥斯迈的股份,肯定会疯涨。

    到那个时候,陈江海仅仅凭借奥斯迈的股份,说不定就足够登顶华夏首富的宝座。

    当然,是明面上的首富。

    毕竟据说华夏隐形的富豪很多,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什么富豪排行榜上。

    这种情况下,陈江海想要在国内发展芯片技术,也就没那么困难。

    再加上有倪星宇院士这样专业的人才辅助,想必华夏的芯片之路,会比上一世走得更加顺畅快速。

    在去京城前,陈江海又特意给冯宗贤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