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在线阅读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603节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603节

    陈江海既然答应的话,为什么还要提什么条件呢?

    都是一家人,提条件的话,会不会有点生分呢?

    陈江海当然能够看出父亲眼神之中的那一丝不快,耐心的解释道:“孩子来平山读书的话,两家的大人必须来一个,二叔和三叔每个周末都要来陪孩子。”

    对于陈江海的这个要求,陈立业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要个人过来跟着,陈立业可以理解,也同意。

    但是要两个弟弟周末从陵海过来陪孩子,这一点陈立业实在是想不通。

    要知道,两个弟弟事业都在陵海,根本就走不开。

    不过对于自己这个儿子,陈立业还是非常认可的。

    竟然陈江海提出了这样的理由,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陈立业皱着眉头问道:“江海,你这是什么意思?”

    “爸,孩子长大的环境会对他的一生造成影响。我希望我的这些弟弟妹妹,能够感受到父爱和母爱。”陈江海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前世多少孩子,就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事情,酿成了悲剧。

    陈江海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家人身上。

    提出这么一个条件,就是希望他们的童年能够幸福。

    陈立业不理解,但他知道不答应的话,陈江海就会不同意。

    “江海,换成一个月来一次,行不行?”陈立业还想讨价还价。

    陈江海摇了摇头说:“爸,二叔三叔他们就当一个星期休息一天,难道这都不行吗?”

    “江海,这件事情我得问问你二叔和三叔。”陈立业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陈江海既然提出来了,陈立业也不好替弟弟们回答。

    “爸,交通这方面你让二叔,三叔不用担心,我会让公司的司机接送他们的。”陈江海立即又补充了一句。

    现在的交通不便,陈江海自然不会让二叔他们做大巴过来的。

    真要坐大巴过来的话,陈江海也就不会提这样的条件了。

    见陈江海这样说了,陈立业也就没再纠结。

    他知道陈江海做这些,肯定是为了这些孩子好。

    陈江海对于这两个亲叔叔,一向都很尊重。

    他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面,有什么意见。

    想清楚了这一点,陈立业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江海,那我明天跟你两个叔叔说一下,看他们答不答应。”陈立业赶紧说道。

    陈江海提出的这个要求,自然需要陈从军他们答应才行。

    陈立业虽然是哥哥,也不能为他们做决定。

    “爸,确实要问清楚,免得他们多想。”陈江海点了点头说道。

    第1823章 一个全新的概念

    不管怎么说,以后这些孩子来到平山的话,陈江海他们可不仅仅是需要好好的照应一下,而且是有一份责任在里面的。

    在这种情况下,陈江海希望叔叔和婶婶他们,能够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

    孩子的成长环境,很大程度会决定他的后半辈子。

    陈江海希望他的这些弟弟妹妹能够在一个幸福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以后不敢说成就有多高,但绝对是乐观向上的那一种人。

    陈立业他们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毕竟,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让孩子吃好喝好,有书读,那就可以了。

    至于什么环境之类的,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且他们也考虑不了那么多。

    在陈立业他们那个年代,能够填饱肚子已经是最大的幸事了。

    你说让他们关注孩子的生长环境,可能他们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即便是少部分人有这样的意识,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陈江海知道这样的事,自然不会不去管。

    这都是自己家里的人,陈江海希望他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天一大早,陈立业就告诉陈江海,陈从军他们答应了。

    陈从军他们在听到陈江海这个要求之后,几乎没有多少犹豫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当然,他们考虑的并不是什么孩子的成长环境。

    在他们看来,陈江海之所以这样做,很可能就是想考验一下他们两家当父母。

    不管怎么说,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应该负起责任来。

    陈江海作为他们的堂哥,完全可以不管这些事。

    在这种情况下,陈从军他们自然是要拿出一点诚意来的。

    况且,家里现在情况都很好,就算让他们老婆来平山带孩子,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为了孩子的未来,陈从军他们觉得一周跑一趟平山,也是很值得。

    有陈江海在,这些孩子肯定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想清楚了这一点,兄弟二人自然是满口答应了陈江海的条件。

    得知二叔三叔同意后,陈江海也显得相当满意,便准备让颜飞去负责联系一下学校。

    现如今,农村的孩子想要来城市上学,手续还是有不少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件事情可能会比较的困难。

    搞不好折腾几天都未必能够办得下来。

    不过对于陈江海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种小事情,他自然是不用亲自出面,让颜飞去办就行了。

    当着陈立业的面,陈江海拨通了颜飞的电话叮嘱了下。

    一旁的陈立业听到儿子的交代,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陈江海刚才说的很清楚,一定要找最好的学校。

    有了陈江海的这个安排,陈家的这些孩子,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了。

    这当然也是做大伯的陈立业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放下电话后,陈江海忍不住提醒了陈立业一句:“爸,读书靠的是自己的自觉和主动,光有学习环境也是不行的。”

    陈立业点头道:“这个我知道,你二叔和三叔心里面自然也清楚。只是不想他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才会找到你帮忙,想要为他们尽可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至于你那些弟弟妹妹究竟能够把这个书读成什么样子,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了。”

    听到陈立业这样说,陈江海也就放心了。

    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几个孩子没有读书好,陈江海怕陈立业他们会怪这些孩子不够努力。

    孩子如果被说多了,可能会失去自信,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读书固然能够让人增长见识,提升自己,却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提前打个预防针给他们,也算是陈江海预先做一点准备。

    与此同时,秋海要出资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的消息,两地政府已经公布出来了。

    在确定了设计方案后,政府便立马颁布了这个消息。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让两地的百姓知道。

    公告的内容很简单,第一就是宣布秋华要在两地之间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至于第二点的话,那就是这条公路到时候会需要大量的人力。

    这第二点说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时候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对于刚下岗的国企员工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至于那些下岗的国企员工会不会来,那就不是两地政府需要考虑的事了。

    工作的机会已经给到他们了,他们愿不愿意珍惜,那就是他们的问题。

    两地政府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任谁也不能说什么不是了。

    政府关心的是就业机会和高速修成后的好处,而民众们关心的,是秋海竟然要修高速公路了。

    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很多人都十分的惊讶。

    他们可是知道,秋海最近的处境可不太好。

    就在前不久,秋海和外企轮番降价,摆明了是要打价格战。

    在老百姓看来,秋海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准备,迎战外企。

    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凡是涉及到价格战,需要储备的资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没想到在这种紧要的关头,秋海居然还会拿出钱来修高速公路。

    这的确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按照政府的公告来看,秋海修建的这条高速公路,要花的钱钱可不是一般的多。

    对此,老百姓自然是满心感激的。

    秋海修这条告诉公路,可是为他们做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