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二嫁东宫在线阅读 - 二嫁东宫 第85节

二嫁东宫 第85节

    听到这话, 金氏愣住。

    崔文熙忍不住打了她一下,啐道:“瞎说什么?”

    芳凌笑道:“只要娘子肯点头,东宫随意进。”

    崔文熙:“你还说!”

    金氏生了心思, 忙把她拉过一旁,小声道:“你跟太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文熙不耐烦道:“阿娘莫问,宫里头闹腾着呢。”

    金氏见她毛躁, 也不敢多问。

    而另一边的雁兰主仆上完香后前往居士寮房小憩, 有好几名丫鬟婆子跟着。

    院里清净, 雁兰在寮房里休息了近半个时辰后,才支开了随行而来的家奴们,偷偷去了八角亭那边。

    小桃则继续守在寮房门口,装作主子还在里头不便打扰的样子。

    八角亭那边有一处竹林,颇僻静,平日里极少有人会过来。

    雁兰避开香客,由一名小沙弥领着过去,表哥马玉才早就在那边候着了。

    待小沙弥退下后,雁兰独自前往八角亭。

    见到她的身影,马玉才高兴唤道:“雁娘。”

    雁兰对他的态度并不怎么热情,嫌弃道:“不是叫你少来找我吗?”

    马玉才赔笑道:“这阵子手头紧。”

    这话令雁兰皱眉,看他的眼神愈发嫌恶,“我上两月才给了你不少钱银,这么快就花光了?”

    马玉才没有吭声。

    雁兰继续数落道:“你是不是把我当成摇钱树了,以为我在庆王府金山银山使不完花不尽?”

    马玉才不爱听,皱眉道:“雁娘变了,我才问你要过多少钱银,就开始不耐了。”又道,“先前就同你说过,让你从庆王那里替我讨份差事,我若有了着落,岂会伸手向你讨钱?”

    “你当我是正宫主母吗,表哥莫要忘了我在庆王府里只是一个妾,就连薛嬷嬷一个奴婢说声不,我都不敢不听的。”

    “这话说得,不是有弘儿吗?”

    “你莫要提他。”顿了顿,“庆王虽然把我抬成妾,却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我,现如今我能母凭子贵,他日待他厌倦我,续弦娶正妻,我的前程又在何处?”

    “你就爱瞎想。”

    “表哥,高门大户的宅院深啊,且又是亲王这等权贵,里头规矩多,等级森严,我如履薄冰,你真当我是享福不成?

    “就拿那薛嬷嬷来说,她仗着跟了庆王多年,对我从来没有好脸色,我连声都不敢吭的,不过就是府里的一个妾。

    “你是不是觉得我进了府就是去享福了,不用担惊受怕,仗着有弘儿在手就高枕无忧?”

    马玉才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雁兰冷冷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再也没有曾经的脉脉温情,只有疲惫的厌烦。

    她克制着自己的反感,把手腕上的玉镯取下塞进他手里,道:“这镯子拿去卖了应能值不少钱银。”

    马玉才得了玉镯,贪婪地观摩,“这玉镯成色好。”

    雁兰心思涌动,忽然试探问:“表哥可曾想过回魏州?”

    马玉才愣住。

    雁兰垂首,小声道:“你如今也老大不小了,家里头当该操心你的婚事,若一直这样耗着也不是个法子。”

    马玉才盯着她,似笑非笑问:“雁娘有何打算?”

    雁兰正色道:“我想法子再给你凑些钱银送你回魏州,待你娶妻成了家,一家子再进京谋生,我想法帮衬着,也好过你孤身一人没个定性。”顿了顿,“这样姨母也要放心些。”

    马玉才挑眉,仿佛在看笑话,“雁娘是想把我打发走了?”

    雁兰连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不想耽误你。”

    马玉才冷哼一声,“我哪儿也不去,就留在京里谋生。”

    雁兰闭嘴不语。

    马玉才斜睨她,似已看穿了她的心思,“怎么,现在飞黄腾达了,便想踹掉我这个表哥了?”

    雁兰否认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莫要多想。”

    马玉才不痛快道:“你莫要忘了当初若不是我给你出这主意,你这会儿还在那乡野地里刨食吃呢,我马玉才可是你的贵人,没有我,哪有你的今日?”

    雁兰怕把他惹恼了,软和脾性道:“表哥说得极是,雁娘能有今日,你功不可没。可是如今我再也没法从那高门大户里脱身了,见表哥孤身一人也不是滋味,故而……”

    马玉才打断道:“你想都别想。”

    雁兰闭嘴沉默。

    马玉才继续道:“过了河就想拆桥,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又道,“雁娘真是变了,这才进京不到一年,就开始嫌弃我是累赘,人心难测啊。”

    雁兰露出疲惫的神情,“这一年我过得心惊胆战,害怕被庆王发卖,为了保住自己和孩子,拼了命求活,而表哥你却在外头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样样少不了,日子是不是过得挺快活?”

    马玉才:“这也是你自己选择的路。”

    雁兰看着他,神色冷淡道:“我乏了。”

    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连看都不想看他,仿佛会脏眼。

    马玉才倒也没有说什么,只低头看手里的镯子,卖出去又能供他还欠下的赌债了。

    那女人可是他的摇钱树,他以后还得靠她谋前程呢,庆王府财大气粗,这才钱银算得了什么?

    另一边的雁兰回到寮房后,脸色一直不太好看,许是心情烦躁,她恼怒地砸了桌上的杯盏。

    外头的小桃被吓了一跳,连忙小心翼翼唤道:“娘子?”

    雁兰隔了好半晌,才道:“回罢。”

    由丫鬟婆子伺候着打道回府后,雁兰去厢房看赵弘。

    那孩子刚睡着,躺在摇篮里睡得香甜。

    雁兰坐到旁边望着他白白胖胖的小脸儿出神,回想起马玉才,她顿觉恶寒。

    那人早已没有最初的真心实意了,只把她当成摇钱树,好似吸血水蛭般利用她敛财,长此以往,她定会被他连累遭殃。

    想到此,雁兰的心情愈发烦躁。

    她缓缓伸手轻轻抚摸赵弘娇嫩的脸蛋儿,这是她好不容易才生下来的儿子,以后的前程还要靠他去筹谋,如今却遇到一个拖后腿的狗东西,她断不能让马玉才影响到娘俩的出路。

    敛了敛神儿,雁兰起身回自己的屋里,随口问婢女道:“庆王呢,没在府里吗?”

    婢女答道:“听薛嬷嬷说出府了,要晚些时候才回来。”

    雁兰抬手示意,那婢女退下了。

    进入寝卧,雁兰把曾经珍藏的玉簪取出。

    那玉簪是马玉才所赠予,尽管做工劣质粗糙,品相也不好,她却当宝一样珍藏着。如今也不知是见识过太多的好东西,还是其他原因,她愈发看它不顺眼。

    一不小心,玉簪掉到地上,顿时被摔断成了几截。

    雁兰冷眼看地上碎成几截的玉簪,没用的东西留着做什么呢,等着被拖累吗?

    她缓缓弯腰捡拾起来,从去年进京到现在,她从庆王手里讨来的东西尽数给了马玉才。也亏得庆王大方,才能让她的日子好过些,可是马玉才却是个贪婪的无底洞。

    尤记得当初雁父瞧不上他,说他心思不正为人奸猾,她还觉得是父亲的偏见,而今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没有人想当冤大头。

    她这才进京一年,得来的钱银皆被马玉才哄走了,起初说要做营生,后来又说想让她从庆王那里找差事,没完没了。

    倘若他知进退还好,遗憾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厮拿着她给的钱银在外头逛窑子,玩赌坊。

    最初的时候还稍加收敛一些,现在是愈发不成体统了,仿佛他才是庆王养的小老婆,肆意挥霍,除了向她伸手要钱外,再无别的本事。

    这样的男人养着有何用?

    雁兰面无表情地把断裂的玉簪收捡好,反正他一个外乡人,若是出意外死在哪里,谁会关心呢?

    想到这里,雁兰勾了勾嘴角,心中有了决断。

    初五的时候朝廷官员开始上值,新的一年里人们各自祝福,上回崔文熙得了张焉棋谱,特地拿给崔平英辨别真假,他请了几位同好鉴别,都觉得应是真迹。

    对于棋痴来说,能得张焉棋和张焉棋谱真迹,无异于一大幸事。

    这阵子崔家委实受了不少风言风语,为了哄自家老子高兴,崔文熙把那棋谱赠给了崔平英。

    他果然被哄得乐呵。

    林琼用棋谱开路,她自然不能白受,差人送了不少钱银过去,算是买卖。

    之前御史台的人曾偷偷找过他,可见林家有望翻案了,现在崔氏送来钱银,林琼原本是推托的,家奴说那棋谱镇国公很是喜欢,但不能白受,若不然就成了贿赂。

    林琼这才收下。

    待崔家的家奴离开后,妹妹林湘雅从简陋厢房里探出头问:“阿兄,是何人来访?”

    林琼回道:“是崔家,送钱银来了。”

    林湘雅小声问:“咱们是不是盼到头了?”

    林琼点头,“盼到头了。”顿了顿,“为免横生枝节,你先到乡下去避一避。”

    “阿兄……”

    “听我的话,你是我的命,断不能出任何岔子。”又道,“此事牵连甚广,我不能让你处在风口浪尖上。”

    “阿兄我怕。”

    “莫怕,最苦的那些年已经熬过来了。”顿了顿,“且等着罢,春暖花开,热闹着呢。”

    这几日是化雪的时候,崔文熙成日里缩在屋子里烤火取暖,哪也不想去。

    她原本还有点担心宫里头对崔家发难,谁料这阵子没有任何动静,帝后应是被赵玥压住了。

    从袁五郎撞破她跟太子闹得满城风雨后,周边的人无比惊诧,各种反应都有,好在是意料之中的坏情形并未出现。

    除了庆王来吵嚷过外,但也仅仅只是吵嚷。他又能左右什么呢,毕竟太子是掌了实权的太子,几乎把宫里头的圣人吃得死死的。

    崔文熙也在这次的风波中正视自己跟赵玥的关系。

    不可置疑,赵玥确实很会做人,也挺会处事,颇有作为男儿的担当,并不会因为年纪小就莽撞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