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林木工作室刚开放报名窗口,战队便蜂拥而至。    只要是有点能力,能打上大师的玩家几乎都找人报名参与了。    本来风平浪静的游戏圈,也因为这个‘名额争夺赛’,瞬间被搅动。    林木工作室再一次出现在了玩家的视野里。    当然。    这次的‘名额争夺赛’以及后续的联赛制度,欢迎是受欢迎,但也有人不看好。    毕竟联赛这种东西,还从未在电竞赛事中应用过……    部分玩家,甚至是业内人士都表示这东西做起来太难了。    就先不说什么其它的吧,顶级联赛,现在海选,如果到时候前十二名中有不是俱乐部的战队。    怎么办?    战队天天打比赛,最后却没有拿到名次和奖金,怎么生活?    所以部分人很不看好这种模式。    认为林木工作室想得太理所当然了……    年中邀请赛他们倒是没什么意见,他们很认可这种模式,毕竟举行大比赛,确实能推高游戏热度,奖金也不错,最重要的是,举行时间短。    但联赛制度,确实太突兀,太长了……    有一些俱乐部,看到联赛,心里其实都在打鼓。    因为按照林木工作室的设想,联赛一年会有两个赛季,而所有顶级联赛队伍都必须打满……也就说,他们要支付队员整个赛季的工资,然后还不一定有收益。    俱乐部的收入构成主要是两方面。    赞助广告,还有就是奖金。    赞助广告的话,不知道联赛的热度,也就不确定有没有赞助商。    至于奖金就更虚了……谁能保证自己的战队一定能拿到名次?    不过。    这只是小部分。    大部分俱乐部还是相信林木工作室的。    不然也不会有42支战队想要参加联赛。    其实没有联赛,这些俱乐部也必须要去参加一些第三方赛事赚钱,而第三方赛事有的热度是还不错,赛制不长,还能拿到赞助。    但这是林木工作室举办的第一方联赛啊。    怎么也不至于第一个赛季就拉不到赞助吧?    热度这么也不至于那么低吧?    怎么都不可能!    至少一开始……不可能。    他们都看过林木工作室年底举办电竞节的盛况,很了解这家工作室赛事品牌的吸引力。    刚开始拉到赞助肯定是没问题的。    怎么都有的赚。    至于后面嘛……    后面再说。    如果没有观众,导致联赛失败……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了。    他们可以跑……不参加联赛就行了。    反正不管如何,第一赛季参加肯定不亏!    这是他们的共识。    所以总体来说。    虽然有些不一样的声音。    但这次林木工作室的赛事,依旧收获了海量关注,支持者也不少。    ……    林木工作室。    林瑶翻看了一下玩家的评论,特别是反对的评论,然后沉思了起来。    她当然知道,联赛会有风险。    比如这样靠排名确定顶级联赛名额,一些草根团队可能会面临收入难以保障的风险……    毕竟赛程很繁重,又没有收入,有的战队觉得拿不到名次,可能会直接放弃名额。    林瑶想到了,她会允许拿到名次的战队放弃名额,然后让后一名的战队补上。    虽然……林瑶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小。    因为这个可能的前提是,联赛的热度不够,关注不够。    简而言之就是,整个赛事和游戏都扑了,扑街到赞助商广告商甚至都不愿意找战队投放广告的程度……因为会亏。    如果事情真的演变成这样。    那林瑶认了。    如果现在如日中天的《英雄》和《dota》都扑了,经过年中邀请赛以及‘名额争夺赛’的铺垫,联赛还是扑了。    那她认命了。    但前世创造了s赛和ti神话,缔造了史上最成功游戏赛事的moba游戏……真的会那么不堪一击,会完全无人问津吗?    林瑶不相信。    所以她赌了。    毕竟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要承担风险。    而且,她自认为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毕竟有前世的所见所闻背书。    至于暂时保留升降级赛制……    林瑶则主要是想给追梦少年一个机会,给前期这些参加联赛的战队,为联赛拼搏的战队一些福利。    顺便积攒人气。    毕竟现在游戏才起步,联盟化风险太大,席位也卖不出高价。    只要联赛热度够高,价值够高,才能更好的推动联盟化进程。    而到那时候,林瑶会扩充联赛席位,采用竞标的方式出售扩充的席位,但不会动现有的席位。    现有的战队是转让名额也好,继续运营战队也好,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反正选手都会留在联赛内,这点基本不用担心。    至于为什么联盟化后,后续的战队就要收席位费。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    联盟、赛事能做起来,不单单是运营方的功劳。    林瑶前世,lpl如果没有御三家等老牌俱乐部的拼搏,真的会有现在的热度?有这样的体量吗?没有吧?所以新入场的人要给以前为lpl付出努力的人缴费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