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节
    “没错。”    老郭嗯了一声,又转身看了眼身边的陆光达和彭梦熊几人,说道:    “老李,如果说韩立拿出的阻尼器只是一件小物件,那么这次气象观测中他的表现就确实不能忽视了。”    “无论是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原理还是推导过程中他对老叶的帮助,影响的都不是单纯的某件事这么简单,这可是理论技术的上的革新。”    “而且这些技术连海对面和欧洲都没有实际掌握,他本就不大的敌特概率也可以直接排除了。”    听到老郭这番话。    李觉几人顿时默然。    确实。    在这次的雷达研发过程中,徐云的贡献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而且他的贡献还不是协助制作出了气象预报那么简单。    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出现意义非凡,对兔子们本就滞后的雷达发展有着革新性的帮助——这可是海对面都没掌握的新技术来着。    不夸张的说。    这是一个具备战略意义的理论。    诚然。    在庞大的国防事业中。    雷达的重要性……或者急迫程度可能没核弹、导弹、枪械这些武器高——毕竟目前超视距概念还没完全提出来。    但这不代表雷达的价值很低,它依旧是国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更关键的是……    如果叶笃正等人能够以此取得一些理论上的成果,那么对于华夏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也有着巨大的帮助。    没错。    学术地位。    不要以为眼下这个时期国内的学者不发期刊,一个国家即便再穷,也不可能在科研的顶级圈层与外隔绝。    例如钱临照先生就曾经在1955年的时候,于《物理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铝单晶滑移带精细结构的论文。    doi是10.7498/aps.11.287。    还有孟宪振先生也在今年(副本时间)发表了一篇《热力学的推迟格临函数对铁磁共振峰宽理论的应用》的论文。    doi是10.7498/aps.17.214。    只是一直以来。    国内在理论端取得先进成果的情况不是很多,因此在学术圈中的地位也确实不高。    而眼下叶笃正若是有一些先进成果出炉,说不定就会在国际上引发一次大震动!    同时也正因如此。    徐云的贡献远远要比明面上看起来的更多一大截。    想到这里。    李觉将烟头放到烟灰缸边抖了抖烟蒂,对老郭道:    “友来,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就直说吧,别藏着掖着了。”    老郭闻言表情一肃,深吸一口气,说道:    “我想……让韩立进项目组,协助我们的搞核武器。”    “至于理由……一共有三点。”    说罢。    老郭刻意顿了顿,观察了一番李觉的反应。    眼见李觉等人没有表态,便继续说道:    “第一点就是我之前说的,他掌握着西方都不具备的技术,加上他死里逃生的情况,我认为已经完全可以排除是敌特的可能性了。”    “虽然他的来历依旧成疑,但首长也说过,在确定他是‘干净’的情况下,存在即是合理嘛。”    “第二个理由则是他的知识面,讲句不夸张的话,韩立这个人的知识储备……深不见底。”    “虽然他嘴上说是数学系留学生,但我认为他的物理水平绝对不低,甚至要超过基地中的大部分专家。”    李觉闻言脸色不变,再吸了口烟:    “第三个理由呢?”    “第三……算是我的个人感觉吧。”    说到第三点。    老郭的表情不由缓和了许多:    “根据我个人判断,韩立对于我们——我是指我们国家,态度还是比较友善……甚至可以说是积极的。”    “气象多普勒雷达如此重要的理论,在欧美足以换来一生的荣华富贵,结果呢?他说送就送到了咱们手里。”    “所以这个同志我觉得可以发展一下,或许会给我们项目带来某些大惊喜也说不定。”    “……”    听完老郭这番话。    李觉深深看了老郭一眼。    随后在老郭满是期待的目光中,轻轻摇了摇头:    “不行,老郭,他……还是不够。”    “为什么?”    老郭闻言,音量骤然拔高了几分,看起来有些不服气:    “老李,他的贡献明明已经足够了,而且他现在也离不开咱们基地……”    结果老郭话没说完。    李觉便打断了他:    “老郭,这是首长的意见。”    老郭的表情顿时僵在了脸上。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他才不确定的歪了歪脑袋,对李觉问道:    “老李,你刚刚说什么?”    “……”    李觉深深看了他一眼,叹息一声,解释道:    “其实在和首都汇报气象结果的时候我就已经询问过上头的意见了,当时首长还没休息,亲自听了我的汇报。”    “首长告诉我,发展韩立的事情先不急,可以再等一等。”    “毕竟……核武器实在是太重要了。”    “正如当初我和你说的一样,我们必须保持着不讲情理、甚至不讲逻辑的绝对理性。”    说这话的时候。    李觉的语气也很复杂。    他和老郭也是老搭档了,知道这位好友对于人才……尤其是年轻的人才非常重视。    在过去的这些天中,老郭也没少谈论徐云的事情。    因此在今天得知气象结果准确的时候,李觉便猜到了一件事:    老郭一定会借此机会提到那个韩立。    因此在与首都汇报情况的电话中,李觉便特意询问了上级部门的意见。    最终首长的看法与李觉的决断一致,都认为……    徐云还不够。    毕竟……    这可是核武器啊。    不说别的。    老郭和陆光达二人的妻子现在都不知道核武研发的事情呢,他俩在整个项目组的重要性可比徐云高多了。    基地里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    几乎人人都经过了数月甚至数年的观察与政审,方才会被允许加入这个项目。    而另一边。    首长二字的分量,显然要比李觉一个人的态度重得多。    在听到这是首长的意见后。    老郭顿时放弃了继续抢救的念头。    过了片刻。    李觉又主动拍了拍老郭的肩膀,安慰道:    “老郭,你放心,韩立的贡献上头是不会忘的。”    “我已经和组织确认过了,在养伤期间,韩立同志的药物、食物都按最高规格分配。”    “午餐晚餐加起来一共有50克的肉——这可是厂内独一份的待遇,连我这厂长都没这规格呢。”    “另外他后半生如果想待在国内,住房、工作组织也全包了,保证他后半生无忧。”    “不过老婆这事儿倒确实没办法,毕竟现在是新华夏,不能像旧社会那样随便违背妇女意志,但无论何时各地,最少都会有一位保姆照顾他。”    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