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书迷正在阅读:山野狂医、我在惊悚游戏里超神、无限:我在神明游戏中当神棍、无限流:很内向,只敢啵鬼怪的嘴、不要欺负恐怖游戏npc[无限]、汴京妖事、谁说没有灵根就修不了仙、在末世成为人形锦鲤、成了血族万人迷!、我真的不是大佬[无限]
		
		    村子里的人都说,村长已经近乎于魔怔了。    “离开?”    女孩听到关键词:“姐姐要去哪里?”    “姐姐要去树林里,寻找离开这儿的出口。”    祭祀的事实太过残忍,女人没直白说出。    她动作温柔,摸了摸女孩脑袋。    “树林不是很危险吗?”    一旁的男孩睁圆双眼:“姐姐什么时候回来?”    他们的关切纯粹澄净,不掺杂别的任何情绪。    白霜行闻言笑笑:“……很快。”    听见这个回答,男孩看她的眼神里,担忧之意更浓:“一定要去吗?”    得到肯定的回复,小孩睫毛轻颤,思考一会儿,伸出右手。    在他掌心,是那条小蛇。    “嘶嘶,姐姐带上吧。”    男孩说:“它嗅觉很厉害,遇到突发情况,能提前告诉你。”    停顿须臾,他加强语气:“而且,嘶嘶有时还可以辨别方向,迷路的话,能让它带路。”    白霜行心头微动。    辨别方向?    这条蛇,未免太通人性了一些。    她仔细端详着小蛇的模样,后者眨动黑葡萄一样的双眼,没明白她在思忖什么,茫然歪头。    看起来,有点呆。    一条蛇惹不出多大的麻烦,带上它不会吃亏。    剧情这样安排,说不定有相应的用意,能让它在某个时间点派上用场。    白霜行从善如流,小心翼翼将小蛇接过:“谢谢。”    她眸光一转:“嘶嘶在我们家,已经多久了来着?快记不清了。”    “半年吧。”    男孩不知道她在套话,用右手托起半边侧脸:“记得我们在林子里发现它的时候,它浑身是血,尾巴还被咬断了——时间过得好快。”    接下来的事情他没说,白霜行能猜到大半。    捡到受伤的黑蛇后,一家人把它养到了现在。    女孩露出疑惑的神色:“好奇怪,这么久过去,嘶嘶为什么一点也没长大呢?我们每天都在给它喂吃的。”    女人:“唔……可能,它的品种就是迷你小蛇?”    白霜行笑:“有这样的品种吗?”    作为被谈论的主角,小黑蛇眨眨眼,晃了晃圆溜溜的大眼珠。    吃完饭,在屋子里休息一会儿,便到了约定汇合的时间。    据女人所言,她和另外几对父母有过商量,让七人在村口集合,直接离开村庄。    白霜行与她一并前往目的地,一边走,一边观察四周景象。    村落的中心位置没有异常,越靠近外围,越能感到强烈的压抑与不安。    村口位于道路尽头,附近看不见房屋,因而人烟稀少,显得格外荒凉阴森。    也正是这时,白霜行近距离看到了村外的异变。    隔着无形结界,村子里一切如常,村庄以外,处处涌动着暗黑色浓雾。    时值正午,却像傍晚一样。    树木枝干扭曲成不可思议的弧度,叶子被尽数染黑,皲裂开蛛网般的纹路。    更令人脊背生寒的,是树下一道道漆黑瘦长,只拥有模糊轮廓的影子。    人影四下散落,逐一排开,身高几乎是白霜行的两倍,每一道都俯着身子,低头向村口投来视线。    悄无声息,最是瘆人。    白霜行只看一眼,就挪开视线。    沈婵在这里等候多时,望见她,用力挥手:“霜霜!”    停顿一秒,猝然看向她肩头:“这是——?”    沈婵笑容僵住:……    沈婵狂飙女高音:“小心,有蛇!!!”    为了不让好友枉死于蛇毒之下,她鼓起勇气,伸手就要把黑蛇弹飞,吓得后者睁大双眼整个僵住,如同一根挺直的面条。    一人一蛇,成功吓到了彼此。    白霜行噗嗤一笑,示意她不会有事。    “家里人让我带来。”    白霜行抬手,摸摸小蛇脑袋:“它叫嘶嘶,听说可以感知危险,顺便指路。”    嘶嘶摇一摇尾巴,似是心有余悸,用头顶轻蹭她指尖。    沈婵最怕的动物就是蛇,这会儿瞧见它,默默挪动脚步,站到与之相对的另一侧。    不愧是白夜,其它任何一款阳间游戏,给主角的随身宠物都是毛绒绒。    小蛇看看她,又低头望一望自己,不太明白这个人类为什么要露出惊恐的表情。    因为有九头神蛇传说的缘故,村庄里,所有人都很喜欢这种动物。    见白霜行到来,季风临朝她微微颔首,贺钰面色冷淡地点了点头。    陆观潮对她不感兴趣,视若无睹,沉默站在一边,没多做表示。    钟静怡手里拿着张画纸,礼貌微笑:“还差一个人没来。”    白霜行有印象,是那个从头到尾说个不停的红发青年。    这样想着,身后传来陈涛气喘吁吁的呼声:    “我来了我来了!现在就走吗?”    “万事小心。”    钟静怡说:“异变发生后,我‘父亲’尝试去过外面,并且穿过了这一小片森林。”    她展开手中的画纸,上面绘有十分简略的路线图。    “据他所言,越往前,污染就越严重。村外的这片区域,虽然算是整个林子里最简单的部分,但于他而言,仍然非常困难。”    纪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