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孙主任有点迷糊,不是研究那《陋室铭》呢么?怎么突然提起小叶了? “对了,我和你说个事。” 说起叶落孙主任就想起今天的事了,“今儿我忽悠这孩子去参加你们这征文比赛了。我和他说你们这比赛特容易获奖,我看他那样挺心动的。他要是真投稿了,你就和你们院里说说,给通融通融。随便给个什么小奖都行,别让他太没面了。” 老孙这人对叶落是真没说的,心里是真想着叶落呢。 但是,这话听在刘颖的耳朵里,却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被忽悠着? 还通融通融给个小奖? 刘颖看着孙主任,深吸了一口气,招呼着孙主任,“你过来,你看看这个。” “啥啊?” 孙主任挑着眉,一脸疑惑的凑了过来。 “嗯?小叶?” 孙主任有点讶然,“他这么快就投稿了?写的啥啊?给我看看。” “你已经看过了,就是刚才那篇《陋室铭》。”刘颖说道。 “啥玩意?” 孙主任直接就懵了,惊叫道:“我操!那是小叶写的?” 傻了! 孙主任整个人都傻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就那么随口一忽悠啊! 这才多大会的功夫? 他就把文章写出来了? 而且,还是这篇《陋室铭》? 这篇神作是他写的? 这他丫的也太扯淡了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孙主任是压根都不信啊,“这肯定不是我们单位那叶落!” 刘颖又道:“你们体育频道还有别的主持人叫叶落么?” “这……” 孙主任看了看那职业认证,明确的写着是华视体育频道的主持人,甚至连叶落的身份证号都有!这特么不是叶落是谁? 叶落竟然真的懂古典文学? 而且造诣这么高? 孙主任感觉这个世界太魔幻了。 刘颖将这文章发到了他们古文协会的评委群里,没到十分钟,群里就炸锅了。 这一宿,这个群就没怎么消停过。 …… 家里。 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 叶落在烧烤摊上帮了一会忙,回来之后,就直接回了房间,打开电脑,登录上古文协会的官网。 根据征文规则,首页的这个“优秀作品展示”,是每天凌晨准时更新的。 叶落看了一眼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呢,他也不着急,开始看起了这个榜单。 现在排名第一的是一首七言律诗,名字叫《晚宴送林子华出京》,一共得了34879票。 排在第二的也是一首古诗,叫《月下怀古》,32873票。 …… 叶落把前几名的基本都看了看,他发现排名高的基本都是古诗词,要么就是人物解析、历史故事。 像是文学评论、古文创作这两种,前十里一个都没有。 甚至前二十名,都没有古文创作类的文章,只有一部文学评论。 但该说不说,人家写的这些,不管是古诗词,还是其他文章,也确实是真的好。 像是排名第一第二的那两首古诗,还真就有那么几分古人的韵味。 叶落又翻了翻,发现这展示出来的五十三部作品中,只有三篇原创古文。 《寄友书》。 《夜醉游楼记》。 《晓春游园记》。 而这三篇古文的得票率都相当低,最高的《寄友书》才排到二十九名。至于剩下的那两篇,全都在四十名之后。 叶落有点意外,原创古文这么不受欢迎么? 可当他读了一下之后,他就发现问题所在了。 这三篇文章,虽然是用文言文写的,可里面叙述的都是现代社会发生的事情。 这几乎就是把现代的记叙文,翻译成了文言文啊。 读起来根本就没有那种古风古韵的感觉。 其实,不光原创古文这样,上那些古诗词也有这样的弊病。只不过,古诗词篇幅比较小,不太明显罢了。 …… 眼瞅着要十二点了,官网上的网友留言也热闹了起来。 “快十二点了!” “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新的作品过审。” “昨天好像就没有吧?” “岂止是昨天啊,都好几天没有了。” “估计今天也够呛,除非那几位老教授也参赛了。” “是啊,圈里这些有名气的大家,几乎都已经上榜了,剩下的大佬也没几个了。况且,人家前几天征文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投稿,那就说明今年大概率不会参加了。” “谁知道呢,看看呗。” “十二点了!” “咦?榜单有变动啊!” “呀哈?还真有新作品上榜啊!” 原本的榜单上,只有五十三部作品,可随着零点的更新,大家发现这个数字变成了五十四。 网友们迅速的翻到最后一页。 “《陋室铭》?” “铭文?这是一篇古文原创类的作品?” “还有人写原创古文呢?这是哪位教授这么头铁啊?” “让我看看,嗯?叶落?体育频道主持人?” “我操!这特么什么鬼?” 大家还没看正文呢,就先被这作者信息给吓了一跳。 主持人? 还是体育频道的? 这个身份出现在这个榜单上,那是怎么看怎么显得格格不入啊! 人家上面是清一水的教授、学者,结果到你这,啪,变成体育频道主持人了? 这谁能想到,我在中华文院的征文榜上,竟然看到了体育频道主持人的名字? 这他么也太违和了吧? 第59章 也是杜撰的 “叶落?体育频道主持人?我去!这特么不是叶大师么?” “卧了个大槽!还真是叶大师啊!” “不是,叶大师你不去主持《天元围棋》,咋跑这来了?” 叶落好赖也是棋界的天花板,虽然这不是棋友圈,但也有人知道他。 不过,这会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他的,都是一脸的无语。 主持人写的古文? 还是体育频道的主持人? 这怎么看怎么觉得离谱啊! 大家还没点进去看呢,评论区就已经是一片吐槽了。 等大家打开这篇《陋室铭》之后,评论区的吐槽声就更大了。 “我凑,这写的是什么东西?这么长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这谁啊?这写的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