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书迷正在阅读:坐拥金手指的我红颜薄命了、我攻略了渣男的白月光、我的娇软未婚妻居然分化成alpha、偷偷恋爱、快穿:中了满级大佬的迷魂计、当师尊白月光替身的那些年、那个白月光她重生了、多功能侦探社、影后她对我图谋不轨、唐僧肉 (1V1 h)
让他跟贺斯年抢人,老周都得跟他当场翻脸。 万鹏程蹲在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 “钟同志,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钟国强幽怨地瞥了他一眼:“你懂个锤子。” 万鹏程呵呵笑道:“几个月前我们发现梁好的天赋特地从首都过来招收,结果贺斯年同志出现,我们二十几位老家伙全都成了他的陪衬。” 钟国强瞬间幸灾乐祸:“连你们也抢不过他,哎,我心里舒坦多了。”舒坦归舒坦,就是说不出的难受啊。 万鹏程却在心里庆幸还好没抢过贺斯年,按照梁好现在的发展势头,要不了多久他都得喊她老师了。 没抢过好啊,好歹以后是平级呢。 第55章 流言蜚语 (已修) 闻岩在家多耽搁了三天才回来, 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无人机被人惦记上了。 梁好在他身边小声嘀咕:“怎么去了这么久,不是说两天就回来了吗?” 闻岩开着车目视前方无奈轻笑:“二嫂听说你怕冷就多给你织了几双棉袜。鞋子入冬就做了一半,又把你的棉鞋重新拆开多塞了些棉花。” 梁好忍不住向他抱怨:“你知道这几天我一个人睡觉是怎么过的吗?我怀里抱着暖瓶, 脚上还要再灌一个热水瓶, 冬天好冷啊。” 听说北方有一种烧火取暖的床叫炕, 她要是能有一张炕就好了。 闻岩头一次感受到自己在她心里的份量,虽说只是被用来暖床。 “接下来我会一直陪你, 直到高考结束, 我也要认真备考了, 等我们考完正好回家过年。” 梁好弯了弯眼, 随即重重点头:“嗯,我手上的工作快忙完了。我只需要帮他们把材料准备好,组装汽车他们都会了,等他们装完我再去验收。” 她突然想到无人机的事:“对了,你的无人机被一位钟同志借用了,他说想研究研究。” 闻岩和钟国强有过接触,对方职位比他高,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 心肠不坏就是性格急躁。 他反问梁好:“你想跟他们合作吗?”尽管他有无人机领域的想法, 可无人机的制造者是梁好,需要征得她的同意才行。 梁好不明所以眨了眨眼:“跟他们合作会有什么好处吗?” 闻岩不怕提前告诉她未来的发展:“最迟明年就会开放市场, 到时候会有外国资本进入,咱们内部也要开始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会放在首位。” “往更深的层次来讲,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变化是物价上涨以及消费上涨, 钱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所以我在提前为未来做铺垫。比如我很看好无人机市场的发展,既然你造出来的无人机可以帮助农民在田地里喷洒农药, 那是否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十年前洋人去首都拍摄纪录片,他们的航拍方式是通过坐在直升机向下俯拍。我们就拿一个最笨的方法来举例,你的无人机承载重量为50公斤,那么我们把摄像机挂在无人机是否就能成为航拍无人机?” “这只是我举的个例,如果给无人机装上摄像机那么它的应用方面就更为广泛。” 梁好若有所思:“所以你的意思是以后想做无人机生意吗?” 闻岩和她对无人机的理念不谋而合,只是她对做生意一窍不通。 闻岩定定看着她:“前期和工厂合作,把无人机的技术摸清楚,以后再分出来做民营。” 既然钟国强对无人机感兴趣,他就不用跟黄建刚谈合作了。 梁好不懂他为什么要绕个圈子:“农药喷洒无人机我就会造啊,为什么要自己摸索技术?” 闻岩勾起唇角:“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总不能是把担子全压在你身上。” “你放心,如果遇到技术难题我们会请教你,但我相信他们跟我是同样的想法。” 有老师手把手带着辅导可以少走捷径,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争气。 梁好理解他的意思:“好,你们要是遇到困难可以问我。” 汽车停在家门口,闻岩趁着她解安全带的时间俯身在她脸上蜻蜓点水般吻了一下。 梁好抬头不甘示弱在他脸上吧唧一口。 “怎么还搞偷袭?快帮我解安全带。” 黄丽梅在家等了好一会儿,总算等到两口子回家。 不得不说,相处久了女婿看起来顺眼了不少。 “快洗手过来吃饭吧。” 郝红梅跟着同事去食堂吃饭,同事神秘莫测向她打听起了自己的家事。 “听说你原来的小姑子是被抱错的孩子,你家太能瞒了吧,我现在才知道消息。” 郑家没有刻意隐瞒也没有大肆宣扬,只是低调的把孩子换了回来。 那阵子郑毅工作上出了差错,很多人都以为他位置要保不住了,谁知他最终安然无恙出来了。 尽管黄丽梅四处求人帮忙,她表明郑毅真的没有做过违法乱纪的事,可平时交好的同事朋友退避三舍生怕受到牵连。 郑毅出来后行事低调,整天泡在办公室,每天的日程就是办公室和家里两点一线。 黄丽梅被诊断出严重贫血暂停了工作,也因此很多人想和郑家恢复关系都吃了闭门羹。 郑家出事后没接待过客人,很多人都不知道郑家内部发生的事。 这次孩子抱错的消息传出去纯属是因为按照原来的计划郑萍萍快要到婚期了。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该走动的走动,街坊邻居也会来沾沾喜气,家里要置办些新物件,最不济也要宴请亲家上门吃顿饭,可郑家看起来毫无表示。 很多人都等着郑毅的女儿结婚上门修复关系,结果望穿秋水都没见到郑萍萍本人出现。 于是有人想到了郑萍萍要嫁的那家人,特地跑去赵家打听消息,这才知道了惊天内幕。 郑毅是谁?他的身份孩子都能被抱错,当初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没有人知道来龙去脉,大家都很好奇。 郝红梅的同事正是代表自家公公前来打听,她公公在粮食局上班都没听说过这么大的事。 郝红梅很是无奈,可同事又得罪不起。 “具体我不清楚,我妈去医院检查需要输血发现萍萍的血型对不上,这才察觉不对劲。” 同事不在意郝红梅的敷衍,反而更八卦了:“怎么找回来的啊?你婆婆总有怀疑目标才能找回来吧,新小姑子好相处不?” 郝红梅端着饭盒准备换地方:“我妈当年意外生产跟另一家孕妇撞上了,手忙脚乱抱错孩子。新小姑子还行,她准备考大学,你实在好奇去问我妈吧。” 说完她端着饭盒离开,留下同事细细品味,这样的事还发生在郑学智身上。 郑学智被问的烦不胜烦,最后干脆搬出亲爹。 “我爸接回来的,你们好奇就去问我爸爸。” 他跟妹妹关系算不上熟,见面只是打个招呼。他倒是想跟妹妹接触,妹夫防他跟防狼似的,妹妹也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他就更不知道该如何搭话了。 这些人问他算是问错人了,他能了解什么内幕? 郑毅今天开会总感觉这些人有点奇怪,底下的人看他的眼神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耐心道:“你们有意见就提出来,别憋在心里又拿这种眼神看着我,我又不会读心术。” 大家连忙说没意见,郑毅忍了一肚子气,怒火冲天回到办公室。 “开会的时候一个两个憋不出来一个屁,让他们落实政策的时候漏洞百出!” 秘书连忙倒了杯茶让他消消气:“我今天路过科室听到他们在讨论您家千金的事,好像有人多管闲事去赵家询问婚期,赵家泄露了消息。” 郑毅靠在椅子上冷哼:“干活不积极,打听别人家的私事儿一个跑得比一个快。” 他出事那会儿妻子把能请的人都请了,结果吃了一路闭门羹。还好他本身没有犯过大错,顶多就是政绩平庸丢了脸面。如果他没挺过来,不知会有多少人等着落井下石。 现下看他安全了,这些人又开始吃饱了撑得慌。 秘书擦了擦汗,确实太八卦了。 郑家之前有做饭的保姆,自从梁好回来后便是黄丽梅一直在做饭,保姆被介绍去了隔壁工作。 众人打探不到消息,郑家隔壁是书记,书记的妻子干脆向保姆打听内幕消息。 保姆在新地方干活,偶尔会去郑家帮忙。她的旧工作虽然没了,可新工作是原来的东家帮忙介绍,两家就隔着一堵院墙。 保姆对梁好的印象并不深刻,只记得自己回去两次她都在看电视,并且是从早看到晚。 “萍萍被送走后我就来您家工作,所以对她了解的并不多。” 刘晓燕向来嘴上没门,又十分喜欢八卦。她跟黄丽梅面上相处的不错,背地里是竞争关系。 她丈夫比郑毅职位高,她可以不用工作在家帮儿子带孙子。 黄丽梅比男人比不过她,还得去街道办担任妇女主任多管闲事。天天调和别人家务事,结果自个的儿子结婚几年都没抱上孙子。 刘晓燕仅凭保姆的两句话就在心里把梁好定义为从乡下进城没文化、没见识的村姑,整天只知道在家看电视浪费钱。 黄丽梅想到最近有关家里的传闻,特地叮嘱女儿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 梁好见母亲愁容满面:“发生什么事了?” 黄丽梅想了想和盘托出:“你爸之前的事很多人想跟他修复关系,咱家从来不搞那一套,所以我都没让他们上门拜。没想到他们关注了萍萍的婚期,想借着她结婚给咱家送礼。” 梁好顿时恍然大悟:“所以他们都知道了?” 黄丽梅神情沉重,缓缓点头:“咱家被敲打过需要低调行事,况且你不愿意大肆宣扬,所以别人可能会对你有些误解。” 梁好回家前就说过自己不喜欢被人关注,她对社员们背后议论心有余悸。之前她听了半天热闹没听出来她们嘴里的懒娘们是她,从此拒绝野生八卦。 回家这件事是她不想宣扬,所以来自街坊邻居或者父母同事的议论无可厚非,前提是不能乱造谣。 黄丽梅怕女儿有心理压力从来没跟她讲过街坊邻居的身份,女儿不经常出门,出门就是坐汽车,没跟邻居们正面遇到过。 梁好吃过饭揉了揉肚子。 她疑惑地盯着自己面前的碗:“我最近胃口是不是变大了?还是因为工作劳累消耗量大?”她竟然埋头干了两碗米饭。 黄丽梅巴不得她能多吃点,瘦的跟皮影人似的。 “哪里多了,冬天要养膘,咱家碗小,你爸你哥还有你嫂子吃饭都是两碗起步。” 梁好觉得有道理,她的饭盒很大,在钢铁厂都能吃一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