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第150节
书迷正在阅读:亏成首富从烂片开始、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姑奶奶下山养崽,却全民轰动!、替代品、风月局、我那长命的龙傲天丈夫、小镇南塔[悬疑]、快穿:渣女她只攻略不负责、你发癫,我更癫,恋综上面肩并肩、他只对我乖[重生]
如今想来,路淼会这样信任沈初宜,不过是因为沈初宜也是宫里唯一愿意看望她,告诉她她相信她的人。 那一句话,给了泥沼中的路淼一束光。 所以最终,她除了担忧欣心,也只给了沈初宜这一份遗书。 斯人已逝,沈初宜越发明白,只有好好活着才是真谛。 最近因惠嫔有孕,倒是让白选侍占了先机,除了她,卫才人和陈才人也多少有些恩宠。 萧元宸每隔三五日就过来看望沈初宜,两人偶尔说说话,偶尔一起入眠,日子倒是很平静。 不过萧元宸政事繁忙,踏足后宫次数不算多,如此看来,倒是看望沈初宜多一些。 如此一来,无论是尚宫局还是御膳房,都巴巴送上门来,那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沈初宜倒也不是仗势欺人的性子,她依旧还同以前那般,平平淡淡过自己的日子,好好养胎。 一晃神,就到了八月初。 出了末伏,整个畅春园便凉爽起来,尤其到了傍晚时分,当金乌西去,晚霞明灭之后,想在再院子里纳凉,还要披一件衫子。 否则都觉得有些冷了。 尚宫局一早就给沈初宜送来了今年的新秋装,都是宫里最时兴的料子,甚至猜到了沈初宜的喜好,送来的大多为竹青、鹅黄、浅紫和蔚蓝颜色,只有一身是水红色的,瞧着很是鲜嫩。 圣京的秋日很长。 要从八月一直到十一月初,到了那时,沈初宜怀孕便近八个月,肯定已经显怀,所以这几身秋装都没有选用掐腰的款式,瞧着都很宽松。 沈初宜挨个试了试,肩膀胳膊都很合适,她笑道:“这几身倒是做的好,重赏。” 舒云福了福,道:“是。” 沈初宜做答应的时候都不抠门,如今当了婕妤娘娘,手里更是松。 除了如烟偶尔肉痛她这么大方,舒云和若雨都是从来不多话。 沈初宜就跟如烟说:“我外祖母是个很乐观的老太太,即便儿女都早亡,只剩下我母亲一个孩子,她也总是笑眯眯的,从来不发愁。” “老太太时常说,日子是越过越好,银钱是大花大有,抠抠搜搜的,一辈子也享不了福。” “老太太最后也算是寿终正寝,离世前我们都在床榻边,她是笑着走的。” 她说着,看向如烟。 “你看我手里的银子,无论如何花都花不完,可那些碎银对于宫人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 沈初宜笑着点了一下如烟的头:“你啊,小抠门。” 如烟有些羞赧。 她从小过得不如意,能攥在手里的就紧紧攥着,入宫之后也非常努力,这才有今日的好日子。 如今被沈初宜这一教导,倒是心宽许多,再也不那样苛待自己了。 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的。 合心意的秋装刚送来,转日,姚多福就亲自登了桃花坞的门。 沈初宜笑道:“姚大伴怎么亲自来了。” 姚多福讪笑道:“娘娘可莫要取笑咱家。” “今日咱家来,有大喜事要同娘娘说,之前陛下命人去溧水接娘娘的母亲和妹妹入京,算算时间,今日应该到了。” 沈初宜一下子就坐起身来。 姚多福见她眼睛都亮了,也跟着笑了一下,很诚心地说:“恭喜娘娘。” 沈初宜只觉得心口狂跳,她努力压下心中的激动,轻轻舒了口气:“有劳姚大伴了。” 姚多福打了个千,道:“娘娘今日准备一二,明日老夫人和二小姐就要入畅春园,陛下开恩,允老夫人和二小姐在桃花坞住三日,三日后再归家。” 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沈初宜的笑容怎么都压不下来,她笑容明媚,真挚而灿烂,犹如盛夏里盛开的牡丹花,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喜悦热情。 “陛下隆恩,臣妾铭记于心。” 沈初宜此刻还不忘谢一句萧元宸。 姚多福把好消息说完,便道:“那咱家就不打扰娘娘了。” 因是好消息,所以沈初宜又叫舒云给了重赏。 等舒云把姚多福送出门去,姚多福才叮嘱:“你瞧着点,你们娘娘如今身子重,可别高兴太过动了胎气。” 舒云忙道:“是。” 等姚多福走了,舒云回到桃花坞,就听到沈初宜欢快的吩咐声。 “如烟,把一楼的卧房收拾干净,另外去一趟尚宫局,取几身宫装过来。” 沈初宜说着, 又道:“若雨,明日一早你就去御膳房,叫给准备八样锦,一样做一整盒,另外午膳要用铜锅,不选溧水的羔羊肉,选赤溪的小白羊。” 沈初宜絮絮叨叨吩咐半天,最后才吃了口茶:“先这样。” 舒云从来没见过沈初宜这样高兴,如今见她坐都坐不住了,不由偷偷红了眼睛。 她低下头,把眼底的泪痕擦干净,然后才扬起笑脸进入殿中。 “娘娘莫要着急,还有一日时间,慢慢准备就是。” “总能准备妥当的。” 今日的桃花坞可谓是热闹至极。 到了傍晚时分,沈初宜靠在躺椅上,仰头看着天际明月。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佳节,天上银盘高悬,月色皎皎,星斗在苍穹闪烁,昭示着明日的好天气。 沈初宜有一搭没一搭摇着团扇,忽然笑了。 “已经有六年没有见过家里人了。” 舒云都有十年没见过家人,但她却并不想念,她安静坐在沈初宜身边,柔声道:“今日能见,日后也能见。” 沈初宜偏过头看她,握了一下她的手。 “是。” “以后总能再见的。” 沈初宜以为自己会失眠,可腹中的孩子倒是还算懂事,刚过了亥时,沈初宜便困顿起来。 等她躺到床榻上,还没来得及想象明日的情景,就被拉入旧日的梦境里。 很奇怪,入宫后她无论再如何想家,几乎没有做过年少时的梦。 倒是今日,竟然梦到了小时候。 那大约是她七岁的时候,有一日她打猪草回来,就看到外祖母在帮母亲捏脚。 那时母亲快要生了,手脚总有些肿胀,晚间都是父亲帮着揉捏,白日里就得母亲自己为自己按摩。 外祖母头发已经花白,她人很瘦,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却也并不太过贫困,她总是笑眯眯的,看起来很精神。 她给母亲按脚,一边笑着说:“还有几日就要生了,老奶奶又要抱小孙孙了。” 她那笑眯眯的样子,沈初宜至今依然能回忆起来。 母亲跟她说过,外祖母早年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身体不太好,就没有继续生。 直到快要不惑之年才生下了母亲。 后来母亲出嫁,父亲和兄姐都过世,只剩下外祖母一个人,那时候父亲就同母亲说,要不把老太太一并接来,家里不差这一口饭。 当时外祖母拒绝了。 那时候她身体极好,下地劳作一把好手,不肯给女儿添麻烦。 不过如今,母亲大抵还是担心外祖母,便借着怀孕的事情把外祖母叫来家中,按着不让她走。 家里多了老太太,沈初宜放心多了,也很喜欢她。 老太太总是笑眯眯,做什么事情都很麻利,她从来不抱怨,遇到事情只往好了说。 不得不说,沈初宜的坚韧和豁达,大抵都是跟老太太学来的。 一夜好梦,次日清晨沈初宜醒来时,天色还暗。 沈初宜安静躺了一会儿,她伸手掀起帐幔,就看到外面朦胧天色。 晨光熹微,天色未明,整个桃花坞十分安静,几乎听不到人声。 除了窗外喜鹊鸣叫,就再无其他声音。 沈初宜安静躺了一会儿,才撑着手坐起来,外面的若雨听到声音,问:“娘娘,可要起了?” 沈初宜应了一声,宫人们就忙碌起来。 梳妆的时候,如烟问她:“娘娘,今日要如何上妆?” 沈初宜没有犹豫,直接道:“寻常便是。” 她要让母亲和妹妹看到的,就是她寻常在宫里生活的模样。 等梳妆打扮完,沈初宜先用过早膳,然后就坐在一楼的厅堂中,目光炯炯看着大门。 她坐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累了,如烟笑着说:“娘娘,一早尚宫局就来了人,说老夫人和二小姐已经在宫门处了,大约巳时正就能到。” “您先歇会儿,还有一个时辰呢。” 沈初宜叹了口气:“哪里能歇,我心里总是盼着。” 如烟点点头,见她劝不动,就取了两个软垫过来,给沈初宜塞在身后,让她坐的舒服一些。 等待是漫长的。 期盼也是。 沈初宜觉得自己等了好久,似乎从入宫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等待这一日。 六年光阴,两千个日夜,她努力支撑着,就为了阖家团圆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