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 快乐着(求订阅!)
办公室。 呼~ 张冬青的呼吸有些急促。 电脑上。 缅亚商会的一般信息向他公开。 成员。 会员。 差别也太大了,两亿在他看来也算不少,可一般会员的额度是五亿到二十亿,这么高也就算了,核心会员的额度竟然最高两百亿。 我去。 差别这么大? 有没有搞错? 送钱啊! 在他认识的人中,唐凯就是核心会员。也就是说,只要其愿意,就能贷数十上百亿出来,这可是正儿八经的高价货币,不是啥盾。 唉! 张冬青叹了口气。 两百亿。 绝对是天文数字,可一想到唐青的身价是这个数字的一百倍,他就有点无语,能挤进华夏富豪前三十的财富,不及唐青百一。 不行。 这车。 他也要搭一下。缅亚商会是他另一个机会,只要成为一般会员,就能获得更多的订单倾斜,还能获得更多贷款,加快发展。 次贷危机。 虽然暂时没有影响到他。 可是。 未雨绸缪。 沿海很多企业濒临倒闭,订单减少,都是征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加工行业的洗牌不可避免,辰冬集团也该从青岩市走出去了。 想到这。 犹豫了一下。 张冬青拨通了唐青的电话。 这个号码。 他一年到头打不了几回,但这个时候,真的需要唐青的指点。 “张叔。” “小唐总,说话方便吗?” “您说。” “刚接到缅亚商会的电话,托你的福,弄了个一级成员,我看着,距离一般会员就一步之遥,我要做什么,比较容易升上去?” 对面。 唐青一听。 忍不住想笑。 果然。 升级,特权,是很多人无法抵抗的诱惑。 “张叔,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方法就是壮大自己,和商会其他成员合作,提高和缅痶的商品和服务供应量。” “总之,要让缅亚商会知道,你成为一般会员,对商会有利,对其他人有利,而且愿意执行商会的决定,认同商会价值观。” “你是一级成员,距离一般会员很近,但如果没有达到上述要求,也会很远。想往上升,第一步,扩大你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范围。” “这样一来,能提现你的价值,也能增加和其他成员的合作量。至于订单的问题,短期内,我想你都不需要为这个操心。” 张冬青不住点头。 太好了。 有个明白人指点,总比摸索的好。 最后。 唐青道。 “张叔,目前,天眼已经接受了所有核心会员和一般会员的委托,对这些贷款用途进行项目考察,你有兴趣,可以联系天眼。” “全部?” 张冬青惊讶道。 “嗯。” 得到确认。 张冬青惊了,全部,这代表多大的生意,他很清楚,太好了,不是单打独斗。 “明白了,我马上联系天眼,谢谢。” “张叔,加油。” “好嘞。” 挂了电话。 张冬青有了方向,打铁还得自身硬,有了这个机会,他的确可以再上一个台阶,没有迟疑,电话打到天眼那里,他有专职顾问。 “张总,您好。” “给我报个名。” “什么名?” “关于缅亚商会的投资调查。” “稍等,我问问。”说完,等了一分钟,“张总,可以,您在缅亚商会有身份,可以加入到这一单的委托中来,您确认吗?” “确定。” “好的,我们马上派人上门,和您签订委托合同。” “行。” 半小时后。 两个天眼企业服务事业部员工上门,签订了委托合同,那家缅痶的公司给天眼有授权,如果是商会的人,可由天眼自行加入委托名单。 信任。 互助。 这是商会的原则。 人走后。 张冬青感慨,这还真是够效率的,而且委托合同里规定,一切服务费可以从亚元贷款中扣除,也就是说,他一分钱不用出。 。。。 这一天。 大量的人接到电话,被邀请加入缅亚商会,遍及各个国家,没有人拒绝,因为都是经过筛选的,其中有一半都是缅痶的企业家。 其他国家的。 也是经过精挑细选。 有实力。 有贸易。 知道加入商会的意义。 因此。 短短一天,就完成了邀请,紧接着,这些人联系到了其他商会成员,核心会员联系不到,但基数很大的一般会员却比较容易。 很多都有贸易往来。 联系上。 一问。 几乎都有样学样,加入到这单委托中,一时间,天眼的企业服务事业部差点忙不过来,这么多国内外企业,还都是同一委托单。 光是咨询。 每单就是十万 的合同。 痛苦。 并快乐着。 “下半年,估计没假期了。” “有钱就行。” “哈哈。” “还是咱老板厉害,拉来这么大的单,今年努努力,过年回去全款买套大房子。”天眼,除了给企业创造价值,也给他们这些努力的人丰厚回报。 “我觉得,按揭买最好,多买几套,未来房价肯定会涨。” “真的?” “你忘了我们是干什么的?经济分析部门的同事说的,大概率会涨,要是想投资保值,以好地段的住宅或者商铺为宜。” “这不是炒房吗?” “看你怎么想了,解决了刚需,若是有钱,还是得用一些东西来抵御通胀,而固定资产,除了房产,我们也没啥投资渠道。” “股票啊,咱们董事长的其他公司。” “别的公司咱不了解有没有雷,但咱董事长的公司,铁定是前途无量,我觉得,投资咱们董事长几家上市公司,比房子赚钱。” “嗯嗯。” “。。。” 除了华夏。 各国天眼分公司也忙到不行,八月初,缅亚银行集团就要放款了,他们的调查得在之前完成,然后还得给各个会员时间讨论和谁合作。 以及股权分配问题。 天眼从旁协作。 然后。 就得马不停蹄地开始攻略一个个项目,一家公司的并购,从提出,到谈判,再到后来的各种审查、交接、变更流程,没有一个月弄不下来。 这一个月。 一家分公司的相关业务部只能同时做三到五家。 天。 想想都心颤。 但一想到项目的提成,心颤得更厉害了。 这个年。 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