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木芽要去,家里人都不反对。 小丫头想爸爸了,他们可以理解。 但毕木林说去,被拒绝了。 他虽然只有脖子上一个伤口,但也是深伤,没有十天半个月愈合不了,不能大意。 第35章 到达 母女俩拿上钱票,简单收拾了两身衣服,当天晚上就坐上了火车。 时间急,只买到了站票。 母女俩和一群同样站票的乘客,挤在车厢角落。 路上苏怡很沉默,紧紧的抱着木芽,好似在寻求温暖和安慰。 奶团子也乖,知道妈妈难过,一点不闹腾。 “妈妈,爸爸不会有事的。” 苏怡愣了一瞬,亲亲闺女的脑袋:“妈妈知道,是不是饿了?” 团子点头,先回家收拾东西,又跑县城赶火车,一刻没歇,一口没吃,早就饿了。 苏怡暗自懊恼,愧疚的贴贴闺女的小脸:“等等,妈妈给你找吃的。” 苏怡问列车员有没有地方可以买吃的,被告知没有。 饭点过了,车上也不会再卖饭。 苏怡又挨个去问乘客,看能不能换些吃食给她。 运气倒也好,换到一个鸡蛋和一个杂粮馒头,还有一个好心大爷送的橘子。 母女俩去要了些热水,勉强对付了一顿。 夜晚,拥挤的车厢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苏怡强撑着不敢睡,怕有小偷,也怕有人贩子偷孩子。 毕承志在北地服役,那里生存环境很差,所以即便毕承志到了可以带家属随军的级别,也没有让妻儿跟去。 况且,他一年大多数时候都在外面出任务,即便随军了,也不能时常见面,还不如在家里,有两边父母照料,也可以照料两边父母,他在外出任务也能安心。 三益县到北地,需要在中同市转车,加上中途停歇,前后需要四天左右时间。 因为站票,三益县到中同市这一段路,母女俩一直窝在角落,都有些难受。 好在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还算顺利。 下车时,是下午两点。 苏怡先带着团子去买下一程的车票。 这次运气好,最近的一班车还有座票。 只是她买不了卧铺,心疼闺女得继续跟着她遭罪。 这班车要第二天早上八点才出发,母女俩便去外面找了个近的招待所住下。 要了热水洗漱,又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回到招待所后栓好门,母女俩难得安安稳稳的睡上一觉。 从下午四点,直接睡到早上七点。 苏怡从梦里惊醒,都来不及洗漱,带着闺女退房,然后去买了些车上吃的东西,急匆匆赶往火车站。 开车前十分钟,成功坐上火车。 听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母女俩对望失笑,是真赶。 苏怡亲亲闺女的脸蛋:“木芽先吃,妈妈给木芽梳头发。” 团子的头发又软又细,也不怎么长。 就在耳朵下面一点,被修剪得很整齐。 不扎辫子也好看,忖得小脸更加圆润。 一般苏怡都喜欢给闺女扎一个朝天揪,别上一个好看的发卡,就是一个精致的小公主。 不过最近家里事多,团子没扎辫子,走的时候也匆忙,好看的发卡没带。 苏怡只能用手,给闺女把头发抓顺。 团子拿着一个大大的包子,自己咬一口,给妈妈喂一口,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胖脚丫不自觉的晃动,可可爱爱。 中同市到北地,要坐四十八个小时的火车。 坐票和站票比,唯一的优势是没那么挤,有自己的专属位置。 但同样坐得难受。 好在闺女贴心,在别的小孩哭得整个车厢乌烟瘴气的时候,自家闺女只是软乎乎的靠在她怀里。 给什么吃什么,难受了也不哼唧。 还会哄着妈妈高兴。 这么想着,四十八小时,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熬了。 只是越往北越冷,母女俩衣服带得少,饶是在车厢里,也冻得直哆嗦。 苏怡担心闺女生病,把自己带的唯一一件大衣裹小团子身上。 本身就冰凉的奶团子根本捂不热,苏怡暗暗担忧。 好在团子只是身上凉,没有生病。 只是团子想给妈妈温暖的心愿注定无法实现了。 苏怡嘴唇都冻紫了。 好在有好心的列车员借给苏怡一件军大衣,母女俩才算活过来。 可见,世上还是好人多的。 车子因为低温和下雪晚点了,到的时候是上午十一点多。 苏怡将军大衣还给列车员的瞬间,感觉整个人都僵了。 忍住寒冻,先去打电话,电话是毕承志部队的。 她来没通知任何人,这边没有接车的,电报上信息很少,她只能打电话问毕承志现在在哪。 邮局。 苏怡将团子安置在一旁,再去打电话。 部队的电话不太好打通,一路转接核实花了不少时间。 团子裹着大衣缩在角落,小脸被冻得红扑扑的。 鼻涕不受控制往下掉,胖爪爪拿不出来,只能垂着脑袋在胸前凸起的衣服上蹭。 奈何裹得太严实,重心不稳,直接往前栽了下去。 圆滚滚的一小团,在刚刚铺起的积雪上翻滚,团子都滚懵了。 恰巧街头涌过来一大群人,有叫骂怒吼的,也有凄厉哭嚎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传送门:排行榜单|lt;/agt;|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