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书迷正在阅读:女配修改一个字,全员崩人设了、强取豪夺男主后[穿书]、回溯初声、红象(公媳高H)、[排球少年同人] 重炮的排球将你击倒、[韩娱同人] 娱乐圈之玫瑰王冠、群星的王女(NP贵族雄竞)、[综武侠]我只是个生活玩家啊!、山神的山没了、《春之韵:步步诱陷》(1v1 h)
		
		    他就说嘛,怎么会有额娘不想见自己亲生儿子的,    虽然佟氏待小四也不错,但养母哪有生母真心呢?    下次或许可以寻个机会,让乌雅氏和小四见一面?    就当做小四一直以来在他面前,还算乖巧的谢礼吧,    自小向往母爱的胤礽,天真的以为有两个额娘疼,总比一个额娘疼要好,殊不知其中另有隐情,    还在暗自感叹自己果然心地好,是个好兄长。    转头看向还在理头发的毓敏,抬手再次揪了下她马尾尖,    “不就是点子首饰,等着回宫的。”    说完恰逢马车前方突然传来一道呼喊——    “停!”    随着梁九功一声喊,马车依次停止,    胤礽趁着这个时机,没有理会她还在瞪着自己的目光,    将她快速捉回了荷包里,抬脚就下了马车。    荷包内,毓敏甩了甩凌乱的头发,最终还是解下绑带重新束了发,    回神后就见胤礽已经随着康熙进入了孝陵,    看来康熙是真的开心,    这三百多里的路程,靠着古代这点马匹生生跑了一日多就赶到了,    真是能看出他迫不及待,想告诉顺治这个好消息了。    一进入孝陵,后方跟随的侍卫便纷纷四散开,站立于门前、四周巡视护卫,    康熙一马当先,身后胤礽、胤褆跟随在两侧,再后是裕亲王福全,以及一众大臣,    众人先是给先帝上了一炷香,    随后一如在乾清宫般,由康熙亲自宣读汉文捷书,胤礽宣读满文捷书,    宣读完毕,康熙十分感慨的看着顺治的牌位,    “皇阿玛,您泉下有知,尽可放心,大清江山日后必定福顺绵长,万世安定。”    “多亏皇兄决胜千里,让乱臣贼子无所遁逃,皇阿玛在天有灵,定也十分欢喜。”    “是啊,当初若不是万岁爷明见万古,坚定出兵云南,又岂会有今日大捷。”    “此役,无论是从决策,还是任命将领人选,无一不展现出万岁爷的英明,经此一役,万岁爷的威名,必定记于史书,流传千古!”    ……    裕亲王及众位大臣忙开始了pmp环节。    毓敏半靠在荷包一角,翘起的二郎腿轻点着,    啧啧啧,这群人也是挺厉害的,    这么多人,一人夸一句,愣是没一句重复的。    小太子还有的学啊!    欸对,小太子!    毓敏忙起身,快速拍了拍荷包,    这人家都一个赛一个的pmp,表现自己呢,你还干看着?    还不快夸?    一会好词都被人夸完了,你夸什么?    胤礽本还在稀罕众人这一番不重样的马屁,    腰间的动静瞬间让他回神,忙也拱了拱手,一脸崇拜的看向康熙,    “儿子自记事来,便看皇阿玛为三藩之乱殚精竭虑,如今在皇阿玛的英明神武治理下,三藩平息,实在为我大清安定奠定了牢固基础。”    胤礽这一动,一侧的胤褆也快速回过神来,    只可惜好话都说的差不多了,他又不擅长读书,绞尽脑汁也只想出一两句:    “吴氏之流土崩瓦解,也正好能震慑一众宵小,皇阿玛之功实在千秋。”    “哈哈哈哈!”康熙大笑两声。    这些大臣们的马屁,他自亲政后不知听了有多少,自然屡见不鲜,不为所动,    但儿子们这崇拜真挚的眼神,在此刻却让人格外触动,    抬手摸了摸胤礽的小脑袋瓜,又拍了拍胤褆的肩,    “好好好,国之大喜,统统有赏!”    “谢皇阿玛/万岁爷!”    欢喜的氛围还没消散,门外由远及近快速跑来一小太监,跟侍立在门口的梁九功耳语几句。    胤礽、胤褆包括藏在荷包里的毓敏都注意到了这边,    看梁九功听完面色顿时一变,就知八成是宫里出了事,    不由纷纷感叹,哪个不长眼的赶在这个节骨眼生事?    那边梁九功不敢耽误,忙凑到康熙身边,压低声音禀报道:    “皇上,宫里传来消息,郭络罗贵人在去承乾宫请安的路上,不慎滑倒,当场见红,太医救治后,未能保住龙胎。”    郭络罗贵人小产了?    梁九功声音不大,后面那些大臣未能听清,但两侧离得最近的胤礽与胤褆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又快速厌恶的挪开。    胤礽张了张口想要安慰一下,却被荷包内毓敏发出的声响制止,    虽不明白她为何阻拦自己,但这一年来的默契,让胤礽还是快速垂下头,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胤褆见此,虽有心出头,    但想起惠嫔的嘱托,最终也并未开口,    而是学着胤礽的样子,也垂下头去。    康熙并未注意到后方二人的小动作,    他面色丝毫未变,并未多言其他,只摆手道:“朕知晓了。”    大臣们虽未听清,但看梁九功的样子也知晓是出了事,    纷纷不敢再多言,只随着康熙快速祭奠完先帝,原路返回。    回到宫中,都不必康熙多言,这群一个比一个精的大臣们,便纷纷告退,    胤礽对没了一个庶弟/庶妹这种事不感兴趣,也随大流回了毓庆宫,    胤褆倒是感兴趣,想去看看是否有惠嫔牵连其中,但看众人都退下了,也只好随着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