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书迷正在阅读:随身空间捡个王爷好种田、鸢欢、普普通通打工蛇[末世]、我有一个善人系统[末世]、女配在九零靠赚钱苟命、穿成六零极品炮灰,我绝不洗白、对照组小反派的亲妈重生后杀疯了、废土第一卧底、穿成丧尸文主角的献祭队友、重生七次后病娇男二猛追妻
		
		    余家二房庶出,一直被打压,你让人家不求回报只为大房付出,凭什么?所以,人家也要争。送了个庶女进来。    余阁老也不能打压狠了,打压太过,二房闹起来,余家就得乱。    余家大房又甘心被庶房压一头?    太子妃只能争,她不仅要为余家争,还要为大房的父母兄弟争。    所以,谁有错呢?局势如此!    最无辜的就是王承徽,一个鲜活的小姑娘。因为家族撑不起,就被太子妃选为了替罪羊。    但在权力争斗的中心,谁会在意她的死活?    第196章 安国公主的担忧】    王承徽出事的第二天,安国公主去了一趟东宫。    和太子妃闲话几句后,叫了林云紫去说话。    这意思简直不要太明显,东宫你说了算,但林云紫不能动。    安国公主想着徐定和林云珠的亲事多半是不能成了。    皇上给了她暗示,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皇上看出太子想重用永宁伯。还有一个原因,皇上对她终究是顾念了一分兄妹情。    有些机密只有历代皇上知晓。    但皇上用“凤凰”二字提醒她,林家大小姐入宫的原因。    这一点,估计太子都不知道。    但太子现在是不知道,上位后肯定能知道。    若他们家和永宁伯府结了亲,林家大小姐又有这个命格,他们徐家能不被太子猜忌吗?    皇上对她能有一分兄妹情,太子从小在权力核心长大,还能顾念姑侄情吗?到了徐定,又远了一层。    被猜忌还不是最可怕的,历代武将被猜忌并不奇怪。    而是林家历来有女入宫,那说明这个命格在林家女身上。    林大小姐若不能上位,她的儿子将来会被太子猜忌,等到下一代君主上位,依旧被猜忌。    这个命格若不能在林大小姐身上体现出来,那么永宁伯的女儿就会走这个老路。    镇南王府至少三代以内都别想消停。    所以,皇上提醒她,别结这门亲。    她也不担心徐定。    这儿子虽然被她宠得有些混,但大局上绝不含糊。    而且,徐定的底线是镇南王府。他再怎么心仪林云珠,也绝不会拿镇南王府去赌。    这一点从他十多岁闹着要上战场就能看出来。    她和皇上对徐家这个唯一的儿子很看重,生怕他出意外。    但徐定知道,徐家到他这一代,只有他一个。想要镇南王府将来不衰落,他就要去拼。    她比谁都了解这个儿子。    和镇南王府的未来相比,其它都要靠边站。    只是,这门亲事若他们反悔,对永宁伯府的影响很大。    单这门亲事被她宣扬得人尽皆知这一点,就能想象永宁伯府将要面对的。    更别说林云珠,很可能只有远嫁一条路。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林家女有这样的命格,太子又打算重用永宁伯。焉知以后会如何?    他们镇南王府现在虽然势大,也没必要把事做绝。    现在和林云珠达成一致,在徐定回来之前,保下林家大小姐。    到时候林云珠配合他们圆了毁亲这事,算是保下镇南王府的名声。    也避免给子孙招祸。    太子妃送走了安国公主,对林云紫的态度又亲近了不少。    “林良媛以后常来本宫这里,陪本宫说说话!”太子妃满面笑容,瞧着像是和自己姐妹在话家常。    林云紫却表现得依旧恭敬。    “承蒙娘娘不弃,是妾身的荣幸。”    太子妃笑着摆手,“林良媛不必如此拘谨,大家都是殿下的人,殿下好,我们才能好!”    林云紫听出了她话中意思,既有拉拢,又有敲打。    都是殿下的人,大家现在都在一条船上,还得同舟共济。    殿下好,我们才能好。这话是让她别仗着有安国公主撑腰,就在东宫作妖。东宫乱了,得利的只能是外人。    “娘娘说得是,妾必当谨记!”    太子妃也不知道她听进去没有,但瞧着这林良媛平日的行事,应是个聪明人。    现在又有安国公主专程过来给她撑腰,只要她不主动找事,她也不会跟她对上。    而且,永宁伯府银子多,以后太子说不定还能用上。    还是那句话,太子还没上位,太子好,她们才能好。    林云紫被太子妃打发走后,如往常一般,规规矩矩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安国公主走了这一趟,她至少短时间内是安全的。    进来两个多月,林云紫也看出来,太子妃这人求稳。    她一般主动不会对下面的人出手。因为她的荣辱,目前还是和太子息息相关。    太子没有儿子,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她是希望后面这些人和睦一些的。只求尽快生子。    但架不住有人蠢,非要搞事。    太子妃只能收拾烂摊子,手上沾血不说,还要得罪人。    余昭训最近的日子不会好过。    她不生儿子也就罢了,只要生下儿子,就离那条路不远了。    到那时,太子妃可不怕余家二房闹。    余家二房也是,也不知道选个聪明的进来。    ————    安国公主走了一趟东宫,便给林云珠传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