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书迷正在阅读:基础机甲才是最吊的、觉醒后,我嫁渣太子他小叔、我和他在谈恋爱[女A男O]、躺平后我和boss在一起了、我和帝国一起开星际直播、和哥哥在乱交世界里假装do爱、蔷薇血红(1v1清朝)、[少年漫同人] 希望你能在晴天的时候想起、[历史同人] 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
		
		    顾成哦了一声,疑惑道:“她找你干什么?”    “......”柳茵茵突然没了兴致,淡淡的道,“也没什么,就是想借点粮食,不过......我没有借给她。”    顾成点点头,这些事情他从来不管。    柳茵茵默了默,忽然调侃道:“你们男人,是不是就喜欢这样的女人?”    顾成一愣:“......什么女人?”    柳茵茵脸色微微泛红:“就是......胸大,屁股大,笑起来风情万种的女人?”    顾成咳咳两声,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说话正经点。”    这女人也是,什么话也敢说。    柳茵茵嘿嘿一笑,这就算不正经了?    更直白的话,她都还没问呢。    不过,想着顾成涉世不深,柳茵没再语出惊人了。    收拾完碗筷,柳茵茵跟他说:“要不去我爹娘那里一趟?上午娘来了一趟,说让我们过去坐坐......”    反正家里也没啥事情,大冬天的,地里就更没活了。    顾成却说:“明天再去吧。”    柳茵茵微微一愣,刚想问他问什么,就瞅见男人看她的眼神已经变了。    柳茵茵:“......”    大白天的,是谁不正经来着?    下午没再出门。    如今天还是冷得很,隔三差五就会下一次大雪。    山上的积雪已经有膝盖厚了,这会儿可没人敢去山上转悠。    第二天吃完早饭,顾成把屋顶的积雪扫干净。    之后,抱着顾炎炎,一家三口准备去柳家。    柳茵茵提了一篮子东西,里头有两斤野猪肉,二十个鸡蛋,五斤白面,还有两包点心。    是今年送给柳家的年礼。    知道顾成会回家过年,柳茵茵就等着他回来一块送年礼。    猫冬时候,柳家一大家子都在家。    柳来福坐在门口晒太阳,顾成坐下来跟他说话。    柳茵茵把东西拿給姜翠花。    姜翠花在厨房忙着炒花生,前两天,柳茵茵也给了她五斤花生,让她帮忙一块炒。    往年也是这样,年前炒点花生豆子,或其他零嘴,过年好招待客人。    因为要去随军的缘故,柳茵茵今年倒是没捯饬多少吃的零嘴。    “娘,怎么没有看到三哥三嫂?”柳茵茵问。    姜翠花嗐了一声:“他们今天也去亲家家里送年了。”    黄小月肚子大了不方便,但快过年了,总得回去一趟。    看到柳茵茵带来的东西,姜翠花念道:“以后送个两样东西就够了,别拿这么多。”    黄小月回娘家送年礼,也就带了两样东西。    也是柳家条件还算好,别的人家,干脆不送了。    饥荒时候,也不讲究那么多,心意到了就行。    柳茵茵笑笑:“以后不在家,想送都送不了。”    等她随了军,可不能像现在这样,时不时给家里送点吃的用的。    姜翠花不以为意道:“送不了就别送了。”    这两年,托了闺女女婿的福,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几个儿子也已经娶妻生子,只要不出意外,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她现在就盼着明年收成好,别的都不是事儿。    两人聊着聊着,又说起了取消食堂的话题。    姜翠花心情不错:“我昨儿个下午找你春芳婶子打听过了,村里的食堂,十有八九是要取消的,到时候......”    顿了顿,姜翠花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你春芳婶子说,因为接连两年灾荒,老百姓手里也没有囤粮,上面就决定,把自留地还给大家,让大家伙自个种点吃的东西。”    都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对土地有一种执念。    尽管只是几分自留地,也给了村民们希望不是?    柳茵茵打心底里替村民们高兴。    至于她自己......    柳茵茵家之前也是有自留地的。    想着闺女要去随军,姜翠花嘀咕道:“你要不在村里住了,到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自留地。”    倒不是怕地浪费,闺女是不在家,但柳家这么多人,帮忙收拾个自留地,一点问题都没有。    柳茵茵无所谓道:“没有就算了,我要不在村里住,是不该占着土地,只要不把房子收回去就行。”    “那肯定不会。”姜翠花笃定道,“哪有把房子收回去的道理。”    不说闺女还是农村户口,这两年,闺女女婿两口子帮了村里多少忙啊?    总不能卸磨杀驴吧?    不会是最好的,今后要是有空,柳茵茵还是想回来住住的。    她都想好了,房子她肯定是要想办法留住的,要实在不行,大不了花一笔钱买下来。    都是一个村的人,村长也不至于一点人情都不讲。    “我还听你春芳婶子说......”姜翠花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了,“说是上面好像又要安排知青下来,村长都快愁死了。”    当然,不止是村长,村民们也怪愁的。    先不说这两年闹饥荒,就算是年景好的时候。    地里的粮食也就那么多,上面安排人下来,这不是在抢他们的口粮吗?    上面说的倒是好听,安排知青下乡,是帮他们建设新农村。    但村里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哪里需要一群城里人来帮他们建设农村啊?    “又有知青下乡了?”这个节骨眼上,上面竟然安排知青下乡,柳茵茵也挺诧异的。    lt;a href=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gt;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