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年代俏军嫂,我在六零种田养崽崽在线阅读 - 第307章

第307章

    这么多粮食,也没必要都寄过去,费用高不说,还很扎眼。

    这年头,还闹着饥荒,谁敢往外边寄这么多粮食啊。

    柳茵茵琢磨着,可以先寄两百斤粮食过去,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白面。

    剩下的粮食,再托姜翠花一个月寄个五十斤过去,足够吃了。

    其实,顾成在部队,每个月除了工资,还有四十多斤的粮食补贴。

    就算只够他一个人吃。

    柳茵茵跟顾炎炎两个人,一个月也吃不了多少粮食,两百斤粮食......

    少说也够他们吃个小半年。

    但柳茵茵不嫌多,岛上物资匮乏,有时候碰上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会封岛。

    多囤点粮食,好以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几天,柳茵茵就忙活着往海岛上寄东西。

    家里有自行车,去邮政局寄东西也不麻烦。

    除了两百斤粮食,柳茵茵还寄了两大包裹的衣服,一袋子红薯干,一袋子菜干。

    家里的腊肉腊肠也都寄过去了。

    要不是张明娟是熟人,邮政局的人都该怀疑她家是不是背地里做什么生意了。

    当然,寄这么多东西,着实花了柳茵茵不少钱。

    这天下午,柳茵茵把晒好的笋干和香菇干装进袋子,琢磨着明天还得再去一趟县城。

    正忙活着,柳明远来了,又背了一筐春笋来。

    这段时间,姜翠花忙着照顾两个小孙子,都没时间来闺女这边唠嗑了。

    上午黄癞子来看两个小外孙,顺便又给柳茵茵捎了一筐春笋来。

    知道柳茵茵在闺女生产的时候帮了大忙,黄癞子也不要她的钱,春笋是送给她吃的。

    柳茵茵无奈道:“三哥,下回千万别送了,家里晒的笋干已经够吃了。”

    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吧。

    柳明远却不这么想:“你不是说岛上吃什么都得花钱买嘛,你多晒点笋干,吃不完的也能跟人换点别的东西。”

    “你别客气,回头你去随军了,我们经常给你寄吃的,也省得你花钱买了。”

    柳茵茵一时语塞:“......三哥,没你想的那么简单,那边确实得花钱买菜吃,但是,你寄东西过去不要运费啊,有那些钱,够我买菜吃了。”

    海岛那边的物价没有这边夸张,有吃的东西,柳家的人还是留着自个吃划算。

    柳明远没寄过东西,不太明白:“真是这样?”

    柳茵茵点点头:“那边吃的东西不贵,花不了多少钱。”

    她会想着寄吃的东西过去,也是不喜欢饮食太过单一了,倒不是为了省钱。

    柳明远挠了挠头发:“好吧,那你有需要了再说。”

    “对了......”柳茵茵这几天忙着收拾家里的东西,都没时间去柳家,顾炎炎也是大侄女帮忙带着,“三嫂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奶够吃吗?”

    提起妻儿,柳明远心里一片柔软:“你三嫂挺好的,就是奶不够,得混着奶粉吃。”

    两个小子也是,胃口大得很,没吃饱就嗷嗷哭。

    只要有一个孩子哭,另一个肯定也得跟着哭闹。

    那嗓门......

    这几天,家里的人一个个连觉都睡不好。

    隔壁的人都过来了好几次,倒没说什么不好的话,刚出生的孩子会哭闹也正常。

    邻里邻居的,都得经历这个。

    只是,带两个孩子确实是磨人,姜翠花也辛苦。

    柳明远看她最近走路都打飘了,显然是没有休息好。

    第266章 春耕

    不止柳明远两个儿子,还有柳二哥的小儿子。

    也是现在还没到农忙的时候,要不然......

    姜翠花一下子要带三个孙子,想想头都是大的。

    柳明远送完东西就要回去,最近,家里的人一个个都忙得脚不沾地,他得回去帮忙。

    柳茵茵让他等会,把昨天收到的海鲜干货,挑了一包海带干,一包小虾皮,一包银鱼干,还有一包海参干。

    让柳明远带回去吃。

    柳明远属实惊讶:“这么多?小妹你自个也留点吃。”

    都是干货,一斤就有一大包。

    柳茵茵笑道:“家里还有,难得去一趟海岛,不得给你们带点那边的特产啊?放心吧,这些海鲜干货也不贵。”

    说完,柳茵茵又简单的介绍道:“你跟娘说,小虾皮和银鱼干可以炒菜吃,海带和海参可以炖汤,对身体挺好的,三嫂也能吃。”

    这次买的海鲜干货有点多了,她过不久又要去随军,只能多分点给柳家的人。

    回头,还得再匀点出来送给黄癞子,收了人家那么多春笋,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黄癞子送的这筐春笋,和上次一样,有五十来斤......

    看来,双溪村竹林还挺多的,以后可以继续跟他做交易,倒是不愁没笋吃。

    和之前一样,留了几根竹笋新鲜吃,其他的,柳茵茵都剥掉皮切成片,放在壁炉上烘干。

    最近天气不大好,没下雨,但也没出太阳,每天阴沉沉的。

    村民们看着都怪愁的,马上就要开始春耕了。

    这个时候可不适合下雨,会耽误春耕的进度。

    好在过了两天,天终于放晴了。

    也是这天,村里正式吹响了春耕的哨子,村民们一下子忙碌起来。

    柳家的人,更是忙得热火朝天,除了坐月子的黄小月,还有伺候她跟孩子的姜翠花。

    lt;a href=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gt;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