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年代俏军嫂,我在六零种田养崽崽在线阅读 - 第398章

第398章

    郑蔷薇想了想,说:“要不就我们自己吃吧,不等他们了?”

    柳茵茵见她一副非吃不可的样子,汗颜道:“行吧,不过烧烤这玩意孕妇不能多吃,我们随便弄一点得了。”

    解解馋就行。

    郑蔷薇没意见。

    两个人在供销社上班,只要下班了就有时间。

    郑蔷薇当即就决定,今天晚上就弄烧烤吃!

    正好,今天供销社有猪肉供应,可以买点五花肉回去烤着吃。

    郑蔷薇想想就馋得慌。

    柳茵茵:“......”

    除了猪肉,最近供销社供应的海鲜也很多,直接在这里买就行。

    下班的时候,柳茵茵提了一兜子食物回家。

    五花肉两斤,八个小个头的鲍鱼,一斤大明虾,一斤左右的鱿鱼,还有一兜子蛏子。

    别的就没有了,郑蔷薇怀着孩子,不能一下子吃得太过了。

    东西不多,直接放在炉子上烤就行。

    跟上次一样,柳茵茵把炉子跟桌子都搬到院子里。

    为了方便烤东西,上次赶集的时候,柳茵茵找人打了一个圆形的平底烧烤锅。

    很适合摊饼和烤肉。

    这会儿,柳茵茵就在忙着烤五花肉......

    五花肉切成片,加盐,料酒,酱油,淀粉,鸡蛋清,孜然粉和白芝麻腌制二十来分钟。

    再放在烧烤锅上,没过多久,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就烤得滋滋冒油,散发出阵阵肉香味。

    等五花肉烤至两面焦黄,就能吃了,喜欢吃辣的可以再撒点辣椒面。

    为了解腻,柳茵茵还洗了一把生菜包着吃。

    “太香了!”郑蔷薇一下班,柳茵茵就烤好了一锅五花肉。

    她尝了一块,简直太香了。

    郑蔷薇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嫂子,你这手艺比饭店的大厨还好!”

    也是现在不能做生意,要不以柳茵茵的厨艺,直接开个吃食铺子,肯定比上班赚钱多了。

    柳茵茵笑着把碗里的五花肉给她。

    “你跟炎炎先吃,我再烤一锅。”

    纯天然长大的猪,多吃点烤肉也没事。

    两斤五花肉,最后全被吃光了。

    郑蔷薇胃口大开,有一半的烤肉都进了她的肚子。

    第344章 烤肉

    其他的海鲜,也吃了不少。

    柳茵茵跟顾炎炎也没少吃。

    五花肉一半进了郑蔷薇的肚子,另外一半,被柳茵茵母子俩个解决了。

    别说,偶尔这样烤一回五花肉,是真的蛮好吃的。

    郑蔷薇意犹未尽,蒜蓉烤鲍鱼,烤鱿鱼也好吃......

    最后还是柳茵茵拦住了她,她才没有吃撑。

    吃完饭收拾干净。

    还剩了一些大明虾跟蛏子没吃完。

    等顾成回来的时候,柳茵茵煮了一个三鲜面,里面放了虾,蛏子和瘦肉。

    还给顾成煎了两个荷包蛋。

    下午吃了烧烤,她跟顾炎炎随便吃点就行。

    顾成大口吃着面条,缓了口气说:“过两天,有文工团会来岛上演出。”

    “文艺女兵?”柳茵茵只听王婶子说过,岛上会连续放几天电影,庆祝秋收。

    没听说过有文艺表演。

    顾成点点头:“来部队演出,到时候家属院的人也可以去看。”

    柳茵茵“哦”了一声,她对文艺演出兴趣不大,不过......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消费,她在供销社上班,服务的刚好又是布料,护肤品柜台。

    说不定可以趁机倒腾一些东西出来卖。

    柳茵茵若有所思的问道:“文工团女兵多吗?”

    顾成:“大概会来二三十个人吧。”

    柳茵茵眉开眼笑道:“行,到时候我带炎炎去看看。”

    今年年景不错,自秋收结束后,供销社每天供应的农副产品都比平时要多。

    也是为了入冬做准备。

    不管是家属院的人,还是海岛上的村民,都需要囤积足够的物资过冬。

    免得到时候挨饿受冻。

    除了吃的东西,棉花,布料啥的也要准备一些。

    供销社也有棉花供应了,不过供应量有限。

    没办法,棉花不是粮食,产量并不多,不单单是岛上,其他的地方供应也很紧张。

    柳茵茵本来还想在供销社买点棉花做新棉被,想想还是算了。

    王婶子那边帮她买了四斤棉花,柳茵茵又从系统偷渡了六斤出来。

    十斤棉花,先做一床新被子和两件棉袄,柳茵茵一件,顾炎炎两件。

    顾成不需要做棉袄,他有部队发的军大衣,那玩意更暖和。

    柳茵茵胆子也大,她还偷偷弄了一些棉花出来卖,钱是没多少。

    但得了好几张棉花票。

    棉花票还是挺难得的,柳茵茵把票寄回老家了,还有两斤棉花,可以给柳父柳母做一身新棉袄。

    老家那边来信了,信上说,柳家村的秋收已经结束。

    今天收成还不错,至少,比周边几个村庄要好一些。

    当初春耕的时候下大雨,有好些村子,地里的粮种都被水冲走了。

    要不是柳茵茵借了粮种给柳家村,村里今年的产量肯定也会减少很多。

    柳茵茵借了五百斤玉米种子给村长。

    为了答谢柳茵茵,柳长全说,连本带利,要还六百斤玉米面粉给她。

    lt;a href=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gt;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