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书迷正在阅读:坐拥金手指的我红颜薄命了、我攻略了渣男的白月光、我的娇软未婚妻居然分化成alpha、偷偷恋爱、快穿:中了满级大佬的迷魂计、当师尊白月光替身的那些年、那个白月光她重生了、多功能侦探社、影后她对我图谋不轨、唐僧肉 (1V1 h)
闻三河帮忙把行李箱提到楼上。 闻岩和梁好从孩子的房间出来。 闻三河压低声音询问:“老四,以后我做生意二哥怎么办?” 闻岩微微一笑:“二哥继续留在县城,等之后市场风向发生变化再让他注册公司招工人,把定制家具的生意做大做强。” 闻三河还是好奇:“那要等多久?” 闻岩顿了顿,稍稍严肃道:“好饭不怕晚,目前行事要低调,二哥可以招几个学徒带着。” 二哥胆子小,一有风水草动就会不安,所以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发展都不晚。家具生意和全屋定制的热度能持续到四十年后,只要房地产不倒就能吃上饭。 他知道未来房地产会变成夕阳产业,到那时候孩子们都中年了,早就吃完了发展的红利。 现在加入房地产太早,除非去经济特区,可以但是没必要。未来整个j省人均gdp位列全国第一,不需要背井离乡跑外地赚钱。 他上一世做过最错误的决定就是离开老家。 闻三河怀揣着喜悦的心情下楼。老四把他和二哥的发展考虑的面面俱到,他仿佛看见了成功曙光。 卧室的新床很大,圆了梁好对炕的遗憾。她洗漱完没了困意,拉着闻岩在家里溜达。 二楼有单独的卫生间和独立抽水马桶,梁好洗漱的时候发现一楼卫生间扩大了面积,洗澡和洗漱的地方干湿分离。 家里人口多,闻三河专门模仿城里的职工宿舍改造 了卫生间。 一楼有俩卫生间,女人孩子使用的是带浴室的大卫生间,小卫生间留给男人。 二楼留给了闻岩一家住。闻三河在梁好家见过抽水马桶,人家娘家住小洋楼,实打实的城里姑娘,他们可不能敷衍怠慢。 一楼扩建后不算卫生间足足有八间屋子。以堂屋为分界线,东西各四间,形成了“品”字型。 东边空房是厨房,西边空屋是杂物间,院子里用石棉瓦搭了车棚,猪圈在后院。 三楼严谨来说是半层,修建屋子和屋顶是为了防止二楼渗水。室内堆着以前的旧家具,三楼的院子用来晒被子和下雨天排水。 总的来说相比最初漏雨的房子简直就是豪宅,短短四年时间发展如此迅速。 梁好一脸餍足靠在闻岩怀里,戳着他硬邦邦还咯牙的手臂。 “我本来想要试验全自动化机械工厂。运货车采用无人驾驶模式,搬货卸货有机器人,不过想到要解决重重困难,不如让生产线全自动化省时省力。” 闻岩略微感到诧异:“你想得很长远。” 梁好打了个哈欠:“我只是设想,差点忘了咱们有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 想要工厂实现全自动化不难,只是她从机械工程跳转到人工智能过于突兀,容易惹麻烦不如不做。 闻岩喃喃自语:“如果造车能全自动化,汽车的价格就会被打下来。” 梁好晃着他的手腕:“你说得对,可惜我的发动机不被通过,我造不了汽车。他们都觉得用反应堆做发动机危险,你没发现很省钱吗?” 四年过去汽车还没加过燃料,事实证明她的汽车完全没有问题。 隔天一早,闻岩去给关系好的乡邻送了礼。加起来没几家,闻康、郭有根和王福。礼品统一是一条红双喜烟、一瓶高粱酒和两大包红糖,在乡下属于重礼了。 他送完礼回家梁好刚起床。 吃过早饭,闻康和郭有根带着各自的儿子上门。 闻二山邀请他们进屋,闻康笑着拒绝。 “我们就坐院子里,早上凉快。” 闻二山和老三连忙往院子里搬凳子。 待到众人坐下后。 闻康眼睛眯成一条缝:“昨晚听说你回来了,太晚了就没上门打扰你们。” 闻岩勾起嘴角微微笑道:“一路舟车劳顿,到家沾床就睡着了。” 闻康点点头。 郭有根在门槛上敲了敲没有烟草都烟斗:“你们上大学出去四年,上出来名堂没有?” 闻岩还没回答,郭瑞迫不及待抢答:“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闻岩哥和他媳妇肯定都端上铁饭碗了。” 闻岩迟疑着点头:“是分配了工作。” 闻康和郭有根满脸喜色。 他们大队有三个吃上公家粮的人了!其中两个还是大学生! “啥工作?是县城还是公社?” 梁好笑眯眯回答:“首都,我们这次回来主要是探望亲人,下次回来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闻康吸了一口凉气:“首都?!” 闻岩模棱两可解释道:“梁好在学校表现比较优异被录取到首都读博士,组织上出于人情关怀把我调到她身边工作。” 众人异口同声:“博士?!” 闻多宝和郭瑞大惊失色。 郭瑞瞪大眼睛:“博士都能教大学生了吧,你们真厉害啊。” 闻多宝喃喃自语,“博士是科学家啊,咱们大队竟然出了一位科学家。” 闻康和郭有根不懂啥是博士,闻多宝给他们解释一番后,两位老人嘴唇和双手颤抖说不出一句话。 闻康缓过神老泪纵横:“博士不得上电视?四舍五入咱们大队出了名人啊!” 他们大队这是走了啥大运?不仅集体经济发展的蒸蒸日上,还出了大学生和科学家,一下子就超过了隔壁两个大队。 丰收大队靠砖厂,红星大队有港口,他们大队不仅有羽绒服厂还有博士呢! 他觉得博士放在古代高低得是连中三元的状元! 闻岩主动转移话题:“大队长,咱们大队目前的发展怎么样了?” 闻多宝连忙掏出自己的本子汇报情况。 他有意接班父亲的位置,他有初中学历,加上为人忠厚实诚,大队社员都支持他担任下一任队长。 “目前大队有专门的鹅鸭养殖场,两千只鹅和鸭分开养殖,还在池塘湖泊投放了鱼苗用来当饲料。” “鹅鸭卖得很快,我们不仅跟县城的饭店达成了长期合作,还有市里的饭店主动合作,供不应求。今年年底预计扩大规模,分别养殖五千只鹅和鸭,羽绒服这两年成了抢手货,不过我们不敢扩大规模。” 闻岩疑惑提问:“为什么不敢?” “鸭子和鹅很快就能回本,羽绒服价格高,穿的人不是很多,每次卖起来都很慢。” 最主要的是外国羽绒服进入市场,他们生产的羽绒服毫无优势。 闻岩给他们提了几点建议。大概意思是多做不同的款式,短款长款中长款特长款有帽无帽都要有;其次是把质量提高,尤其是走线等一些细节做到完美;最后是颜色要创新,不要总是做红色黑色蓝色的羽绒服,各种颜色都能试试。 闻多宝悉心记录在本子上。 郭瑞负责大队的养殖,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闻岩哥,你让我们把鹅肝喂大是有啥说法吗?” 闻岩想起来这回事:“外国有一道经典昂贵的菜品是鹅肝,鹅肝的价格水涨船高,在华侨饭店点一道鹅肝的价格甚至能买一车鸭子。” 众人张圆了嘴巴。 郭瑞难受得不行:“鹅肝那么值钱,我们之前卖大鹅岂不是亏了?” 闻岩缓缓摇头解释:“他们不是傻子,外国那道菜的鹅肝比普通大鹅的鹅肝要大三到六倍,所以让你们挑几只鹅喂大鹅肝,才好拿到华侨饭店跟人合作。” 闻多宝磕磕巴巴道:“我听说外国人要吃进口的新鲜食物。鱼要吃生鱼片,牛排吃带血的,咱们自家养殖的又脏又臭,他们会喜欢吗?” 闻康和郭有根满脸嫌弃,洋鬼子吃得真恶心。 郭瑞反驳道:“谁家养家禽不臭?咱们的鸭舍和鹅圈每天打扫,喂的是鱼虾和玉米,咋就不如外国?洋人舌头还能吃出来外国鹅吗?” 闻岩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说的不错,外国人没你们想象的聪明。鹅肝不过是鹅身上的部位,鹅肝好不好吃是饭店需要担心的问题。” 几年后国内才会引进朗德鹅鹅苗,正是外国用来做鹅肝的本土肥鹅。当下外国人进来,吃到的鹅肝只能是原生态农村喂出来的肥鹅。 实际上鹅肝的口感味道没那么玄乎。他做生意跟外国合作商吃过西餐,鹅肝味道就那样,根本吃不出来所谓的特级、a级和b级鹅肝。 在他眼里就是颜色浅淡的区别。 侍应生介绍说他们吃的鹅肝是从外国空运。 后来打假爆料本土养殖的朗德鹅出口国外,再从关口运回来,价格就翻了十倍。 外国人自己都吃不出来差别,让外国人相信是哪个国家的鹅肝是饭店的工作。 闻多宝呆愣愣解释:“我没接触过外国人,都是从报纸上了解。” 郭瑞捧腹大笑:“你没看电视上外国人离不开威士忌和香烟,经常抽烟喝酒的人脑子都不好使,外国人看着就不聪明。” 闻多宝信以为真:“你说的没错,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他们照着要求喂了十几只鹅,不知道鹅肝大不大。 闻岩跟着去看,比普通大鹅胖了一大圈。 “应该可以,我个人出钱买一只,检查后如果合格就送到华侨饭店跟人合作。” 闻康说要送给他,被闻岩拒绝。 “这是集体财产,我出钱买。” 他好说歹说付了钱,拎着大肥鹅回家。 闻岩没养过鹅,只是有一个合作伙伴最初是靠着卖鸡鸭鹅发家,后面开了连锁快餐店。利益不相关,告诉了他不少养殖行业内幕。 家里的小孩子见到大鹅很好奇,闻懿带着弟弟躲进堂屋。 闻聪好奇问姐姐:“我们不跟大鹅玩吗?” 闻懿脸色凝重摇头:“大鹅会咬人,很危险。” 闻聪打了个哆嗦,说什么都不出去。 大肥鹅没活过半小时就被闻二山手起刀落宰了。 梁好站在一楼的楼梯台阶口,她从身后偷袭压在闻岩后背,闻岩主动给她当垫肩。